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许多学生作文东拼西凑、中心不明、内容不具体、不生动,甚至对作文产生厌恶和恐惧的心理。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在设定习作初始阶段的目标时,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增强习作自信心上,目的是首先要让孩子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发挥教材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安排说写训练。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认识,丰富学生词汇,学习到写作方法,因为大量阅读材料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范例。学生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交错训练,才能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形成技能,提高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是现成的习作范文。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字、词、句、段、章布局的技巧,而且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特点,灵活运用教法,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说写训练。这样抓住课文的阅读契机因地制宜,因文施教,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实现了迁移练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增强了写作兴趣。
二、学科结合,抓住契机渗透写作意识。
学贵于恒,教贵善诱,教育家叶圣陶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运用多种丰富的素材,达到“学生要有兴趣尝试作文”的教学效果。因此,作文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是语文学科的事,我们不但要精心上好每次作文课,而且要随时注意同其他学科的结合,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写作。同时,我们教师还可以将作文教学的指导与音乐结合,采用音乐导情的方法,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生活,使学生“耳悦”、“心悦”,写作兴趣倍增。上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
作文指导课还可以突破常规,把美术引进作文教学。例如在指导写景或是状物的习作时候,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后,然后集体评一评,哪些同学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哪些将景物的形状,位置画错了或漏画了……这样学生兴致勃勃,个个都争相评议。让学生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说,说出景物的形状、颜色、特点,并恰当地运用上一些修饰手法。由于这是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获取的知识,比老师“灌”的印象要深得多,这样学生作文时大多能写得轻松、具体、形象,并能抓住特点来写,使得习作“活”起来了。
此外,在孩子们做完了一个体育游戏或打了一场球之后等等,同样可指导学生乘兴写一写,学生就会有话可写,有感而发了。平时,我们要善于观察、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抓住写作契机,利用其他学科的素材,服务于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描绘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及时捕捉生活的浪花。
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才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
但是,小学生往往不留意身边的人或事。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同时,交给学生一双理想的翅膀,引发联想,用语言文字去讴歌真、善、美,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作文能力。如:今天数学老师上课为什么戴了副墨镜,这是怎么回事?我启发学生思考:老师刚走进教室时是什么情形?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的神情怎样?她是怎么上课的?你有怎样的感想……这是一件极普通的事——老师带病上课。然而它又是教师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可是我们的孩子们并不留意,更想不到把它写成作文。我抓住这一写作契机,引导孩子们以这个真实感人的素材练笔,让他们明白老师人品的高尚,就是通过这个普通的事例来体现。由于抓住了灵感及时动笔,孩子们不但有话可写,而且写出来的作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四、恰当的评语,激起学生写作积极性。
好的作文评语,不仅可以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错漏,提高作文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作文评语要具体鲜明,切忌笼统模糊。要使学生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批改不同程度学生的作文,应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从文字基本功方面入手;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既要充分鼓励,又要抓住具有普遍性的典型问题予以评改,帮助他们提高;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要指明其继续提高的方向,因而评语也要因人而下,区别对待。
每次作文,我们都要尽量寻找优点,哪怕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用得妙,都用心去挖掘,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运用赏识的方式,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以激发孩子的写作积极性。但作文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必须指出,但不能夸大和过分渲染,更不能抓住某些毛病,给班上的同学当作笑料,注意评语的语句,不要太生硬,要委婉些,多用鼓励性的话,用商量和亲切的话语提出问题,让孩子乐于接受。恰当的评语好像一座桥梁,便于师生间相互交流、沟通,使学生从中受到鼓励和启迪,获得作文的自信心,从而激发起写作动机和兴趣。
此外,作文之后,我宣读和张贴优秀作文,充分让学生在成功中品尝快乐,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同时,还表扬有细微进步的同学,使基础较差的孩子同样得到鼓励。因此要善于运用成功的动力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达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之目的。
平时,只要我们善于创造生动的写作意境,抓住写作契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让学生在无意中训练,在快乐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