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 116300)
随着课程改革的探讨,一些与时俱进教学理念也随之产生,并引起教育者的热议。“其中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越来越成为教学研究领域中的高频词。那么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它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要做一名反思型教师?怎样做一名反思型教师?这一系列相关问题,对于像我这样的前沿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成为了必须思考,探究,实践,解决的问题。
“反思”一词来源于哲学,最早黑格尔赋予“反思”内涵,他认为“反思”这一种事后思维。后来马克思还对这一概念还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认为“反思”应该被准确地被理解为实践性思维。实质上反思是思考者把自身行为或相关行为当作对象,进行监测、分析、研究、评价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
在人类早期,智力活动处于蒙昧状态,人类认识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感知器官探索外部世界的奥秘,外部世界几乎是人类研究的唯一客体。随着智能的发育,人类终于可以反过来也把自身当作客体加以研究了,这便是“反思”。中国古语中的“参省乎己”、“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种反思的雏形表现。因此,反思能力是人类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的主体意识真正觉醒的重要标志。
而教学反思,是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或相关对象为思考对象,对其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结果进行的审视和分析活动。他是对传统教学的改良,他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之上的创新。他并不是一场彻底的改革。
反思性教学,也不是千篇一律,他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反映出不同的特征,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他必须要考虑语文这一学科的独特特点,研讨具有并适应自身学科特点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尤其考虑本学科教师的特点。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负有研读教材、学习新知、接受课文作者的思想情感影响等任务;同时,他们又是学习活动的中介,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学习过程的控制者,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注意研读教材,适应环境,同时又要随时捕捉来自学生一方的反馈和变化,判断学习效果。甚至,教师还是课堂秩序的管理者,社会主流意识和价值观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爱”的正确引导者。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游移于几种角色之间,绝对不能因为顾及了某个角色的职能而弱化或忽视了其他角色的职能。
其次,语文教学活动的另一方——学生,也必须成为反思性教学环节中不可忽视的对象。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生理、心理、情绪、状态等都存在差异,且在教学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一位教师,同一篇教案,在不同班级,会上出不同的效果;同一个问题,相同的时机,不同的学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答案。再加上语文教材本身多义性特点,也会造成的理解偏差。
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对教学及时而恰当的反思就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学反思,提高其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和途径。
(一)写教学课后记
教师自己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时,对自己教学之得失可以进行总结性反思。可以记录:记失败的教训;记教学的成功之处:记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记学生易错的知识;记教案的修正;写出"再教设计"等等。
(二)说课与评课
说课与评课在教学反思方面具体体现在:教师在备完课乃至讲完课和听完课之后,对处理教材内容的方式与理由作出说明,讲出这些过程,就是讲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这种策略的说明,也正是教师对处理教材方式方法的反思。事实上,说课和评课总是讲给同行们听的,同行听后要提出建议与评论,这是一个很好且有效的教学反思途
(三)倾听学生的心声
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面镜子,一旦在教学上,对教师有不良反映,恰恰说明教师饿教学工作出了问题。对此,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的教学找原因,不要过多抱怨学生,应该虚心接受,找出问题的根源,不断反思。
(四)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规范化的教学应在单元教学结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例如单元测验。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不断进行自我,从而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不论检查什么内容,都包含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学生学习中的得失表现,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倾向,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实践表明,“反思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能力不断得以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 申继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 《反思性教学》 熊川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质效教学研究: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高天明 甘肃教育出版社.
[4] 《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 孙春成 广西教育出版社.
[5]《成为反思型教师》 里根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