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新课堂

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新课堂

作 者:俞振元

——提升语文教学效能的实践与心得

(甘肃省皋兰县第一中学   730200)

     高中新程改革,是一场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关涉整个普通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创新。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究竟以怎样的姿态展现,这是许多语文工作者经常争论和探讨的话题,为此,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及感受。
         一、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转变自身角色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或者夸大教师的作用,或以教为中心,或以教为基础,或将教学理解为教与学的机械叠加,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人的培养和发展,造成的结果便是课堂沉闷、枯燥、缺乏生气。教师把讲台当成自己表演的舞台,学生只是忠实的观众或听众,甚至游离课堂之外。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全新理念,新的语文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传统的束缚,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视学生为发展的人,独立的人。高屋建瓴,形成崭新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构架,课堂教学应该由专制化走向民主化,由封闭型变为开放型,教学中具备目标意识、文本意识和人文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同时,努力转变教师自身角色,在新课程理念下给自己准确定位,走下神圣的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努力使学生成为学科专家的同时,成为学生有效的组织者,成为学生快乐人生的领路人。
  二、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情趣性。语文新课程也强调“人文性和知识性统一”,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是形成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的基础。不管是引入、理解阅读,还是拓展延伸,学生都在具体的情境中思维、讨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在情感方面加强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学生在情感上形成共鸣,产生
  较为强烈的情感张力。例如用图画情境帮助学生感悟诗意;用角色情感——分角色朗读,扮演小说、戏剧人物,走进人物内心,体悟人物情感;用背景情境,展示与文章有关的事件,人物等材料,让学生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质疑上思辨。
  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会思,有思便有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根据文本内容,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砥砺学生的探究素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循循善诱、步步为营,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堂纵深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让问题成为贯穿教学始终的全线,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水道渠成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3、转变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讲授,忽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果不佳。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应淡化讲解,重视引导,应淡化传授,重视感悟。在师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中,师生分享彼此的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时空,让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交流、辩论等活动。开放课堂,解放学生,展现个性,培养能力。灵活运用参悟、对话、体验、语用等不同的教学形态和版块式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以读带讲,以练代讲,因势利导,抽茧剥丝,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 “应用拓展”等方面使学生都有长足发展,发挥语文“人技”“人格”“人生”三重教育功能,实现教育目的。
      三、 倡导合作与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主动的学习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标志,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在教学中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引导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然后同组同学在讨论过程中,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增强探究的意识和兴趣。
  例如阅读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领会文本意义,去探究文本的多维含义和启示,使学生的思维进行交流和碰撞,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做到自我认识,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使思维更加明晰完善,思想结果更趋成熟。写作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世界,积极主动并全身心的透入到生活当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勤于思考,追求真知,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涵养性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四、 润物无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树立教育民主思想,真诚对待学生,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形成优质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尊重感、信任感和敬佩感,就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教师对学生产生了认同感、亲近感,就可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赞赏学生对自己的超越,遵循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拓展知识视野,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促成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其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使其更显灵动和深邃。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内蕴丰厚,像诗一样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