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VB程序教学
作 者:金 雷
(永康市明珠学校,浙江 永康 321300)
大
中
小
摘 要:计算思维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科技发展的信息社会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够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高中VB程序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对高中VB程度教学时学生计算思维培养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中VB程序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思维;高中VB;面临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总目标。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一的计算思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计算思维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分析解决能力的提高,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是非常重要的。高中VB程序语言与其他编程语言相比,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适合高中生学习的编程语言。VB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运用计算思维较多,适合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VB程序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VB程度教学时学生计算思维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计算思维无处不在,是一种应用于解决问题和日常生活管理的思想。与数学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式不同,计算思维抽象而自动化,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一种基本技能。计算思维是人利用计算设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源于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是两种思维的互补与融合。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直接最有操作性的程序。VB程序设计涉及内容多而繁琐,属于比较难掌握的内容。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VB程序设计教学时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简单而无趣,甚至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将可能会考到的知识划出来让学生记住,在教学中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学习时感觉困难,而教师又感觉难教。许多高中生在刚开始接触VB语言设计时会对涉及到的一些小程序小界面会产生兴趣,但随着知识的增多,学习内容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关键词、函数、语法结构等,难度逐渐增加,学生会感觉压力增大而失去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觉得VB编程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用处不大学习时被动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些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只将各控件的过程代码死记硬背下来,如果改变问题就无法完成,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二、高中VB程序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将精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程序设计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而且创造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很容易将其与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并重新建构知识,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交流思考,从而促进他们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如在进行数组、变量等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学生创设学校举行文艺会演的情境,在计算节目得分时规则是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求出平均分,让学生利用编程解决计算出每个节目的最后得分情况。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就可以选择出比较合适的算法,用数组存储数据进行计算求出平均分适合。再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电视中某些电视节目中为了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而进行授奖的环节,将参与的观众的手机号码在屏幕上滚动,主持人喊停屏幕上显示的号码则为中奖的号码。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数据库的知识将参与的观众的信息存放到数据库中,再利用随机函数Rnd()等知识实现滚动功能。接着再设定限次随机抽奖和读取信息程序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二)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VB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许多学生因为内容难理解而失去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程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进行IF语句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经常玩的游戏“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他们计算思维的提升。
(三)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人的计算思维活动属于独立思考的活动,不同的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是不同的。同一个问题不同人的解决方案不同,同一个方案设计的算法也可能不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表达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如将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加强计算思维训练的内容,而对信息技术能力一般的学生给他们布置一般的思维训练问题即可。
(四)强化竞争组织小组协作
教师不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VB程序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合理搭配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让他们通过交流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学生通过交流不但能够开阔视野,学习别人的方法,还能够巩固知识提升成就感。合作学习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如进行For循环语句的使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VB设计程度计算家里年支出。在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月支出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尝试用For循环语句进行编程,通过小组合作突破难点,完成程序的同时培养计算思维。
结语
计算思维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重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高中VB程序教学中教师要从本学科特点出发,认真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颖.利用游戏化编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以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11):72-75.
[2]余新树.运用基于案例的程序设计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以VB网络版猜拳案例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3):60-62.
[3] 马苑.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VB程序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7):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