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时代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研究

新时代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研究

作 者:伏国军 (宁夏艾依斯数据统计调研有限公司,宁夏 750001)

 摘   要: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德育评价对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中小学德育评价工作并不理想。本文对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究,对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评价;现状;问题;建议
引言
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工作重点。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多种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相互冲击,引导学生走出道德与价值泥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德育评价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德育评价是为了检验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科学的德育评价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因此中小学校要根据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及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改进创新德育评价模式,科学利用德育评价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现状及问题
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和新思想不断涌现出来。多彩多姿的社会生活极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出现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及心理问题。传统的德育评价的方式主要采取操行评定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也有些学校采取的是积分制,当学生出现评价标准中的行为就给其一定分值的加分。这种评价方式将复杂的、动态的道德发展过程管理简化为可进行终结判断的一种方式,也是德育评价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简化的评价方式与当前的评价形式并不适应,影响了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发展。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德育评价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按照教师的布置行事,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取得较好的排名和分数产生了一些伪善的行为,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德育教育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果必须及时的对教育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目前对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研究缺失,有关德育评价的概念、外延、评价对象及评价工具和功能的研究缺乏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因此建构科学的德育评价理论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评价主体单一是造成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建构科学而又系统的德育评价体系是德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当前某些评价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而不同的学校、家庭及社会又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有些学校的评价重智育而轻德育,重品德而轻德育活动过程评价。还有些德育评价扭曲了评价目标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基本功能,对学生成长中的进步与发展视而不见。制定的评价标准及评价形式缺乏灵活性。
二、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建议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中小学德育评价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评价时可以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到德育评价中,为学生提供自评、他评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客观的评价他人并接受他人和自己的评价。利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真实体验。教师是德育评价的领路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及时抓住德育教育的机会,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引导学生认清自我、树立信心。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使家长融入到德育评价工作中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小学校要引导家长参与到德育评价中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评价,利用评价引导学生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德育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中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尚未定型,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评价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要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德育水平,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德育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利用自评进行自我反思。拓展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利用多向信息沟通模式,引导学生对自我认知进行反思,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鼓励德育评价由他评逐渐转向自评,引导学生接受他人建议,从而使德育评价落实到位。
(三)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评价结果一般以“好”与“坏”、“√”与“×”的形式出现。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让学生对德育评价失去兴趣。为了减轻学生压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德育评价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引导教师、家长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以多种形式如问卷法、谈话法或几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德育评价,评价时多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对德育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利用德育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发展。
(四)德育评价坚持常态化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其优缺点。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校可以利用德育评价欣赏和肯定学生,尊重、帮助他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及时纠正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信息和资料。如学校可以利用“校长信箱”、布置“学生周记”等师生交流沟通的形式创造出学生与教师、学校交流的渠道,利用评价结果指导学生,让学生从评价结果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期望并找到班级归属感。  
结语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价值引导和自我构建。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德育评价的功能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利用动态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尊重学生,通过师生有效互动激活德育教育活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冲.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研究:现状·问题·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9,(11):75-80.
[2]王桂芳.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相关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