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推助力信息技术线上教学 ——疫情下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探索以及实践
作 者:陈一珺
(杭州市余杭区社区学院,浙江 杭州 311100)
大
中
小
摘 要: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国家针对教育领域提出了延迟开学的建议,要求全国各个学校将线下教学转向线上,随着“停课不停学”的提出,职高信息技术课程也紧跟国家号召,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为线上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毕竟线上教学并没有很多经验的支持,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才能探索到更好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关键所在。而此次针对疫情下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进行了探索,并且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好线上教学这一资源,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为提高教学的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探索以及实践
引言
疫情期间,为了有效的控制疫情的蔓延,人们的很多户外活动按下了暂停键,甚至是在春节这一非常重要的节日,全国人民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采用手机拜年的方法表达对亲人的问候,而这也足以说明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无情,人有情。虽然疫情阻挡了人们的行动,但是却没有束缚人们学习的脚步,线上教学成为了疫情期间的常态。《信息技术》作为职高高一学生的必修文化课,在疫情期间同样也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各方面经验缺乏,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与改进。而此次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疫情下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的探索以及实践,希望为线上教学寻求一条创新的路径。
一、疫情下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的优势
在疫情期间,各个学科都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对于职高信息技术科目而言,其线上教学的开展具备了一些优势。线上教学本身是以互联网为依据的,互融互通是其最大的优势,线下课堂往往会受到较大的局限性,线下课堂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老师一般不会给学生在课堂上上网的时间,仅仅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但是线上教学则不会受到数量、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可以是一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线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一个班集中采用一种方法,线上教学不仅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利。也正是由于线上教学具备了开放性、共享性、互融互通性等优势,职高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度、方法以及互动的方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的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
二、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线上教学中的“教”优势未充分发挥
1.教学设备不统一,实践操作成难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技术发展,很多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因为家用电脑的很多功能智能手机都基本可以实现,学生上网课也都用手机。2020年2月,我们在开设信息技术线上课程之前,对我校整个高一年级的学生作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些50人左右的班级,平均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仅4-5人,仅占全班人数的10%左右,调查结果具体如下表。
但是信息技术课很多内容都是需要学生在电脑上操作实践的,这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教学形式显单调,答疑解惑难协调
在疫情下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主要是以直播或者是录播两种形式为主,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教为单一,基本上以文字回复和语音或视频连线为主,一堂课能够和学生互动的时间较线下课程明显减少。并且大部分教师也是第一次接触线上教学,教学状态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边上课边探索边改进,对于线上教学的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没有考虑周全,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够科学合理。
信息技术线上教学在操作上的答疑解惑存在一定的困难。线下课堂中,老师可以随堂监测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发现学生有不会的地方可以手把手教,而线上教学中对于有操作上的问题,用语言描述不清楚,师生只能通过视频连线或者录屏传送的方式来解答,时间久过程相对复杂,而且要求师生能熟练使用线上教学系统。
(二)线上教学中的“学”氛围不够浓厚
虽然线上教学不受空间局限性,但是毕竟师生间并不是面对面的,老师无法将全班所有的学生都看到,都顾及到,师生之间隔着电脑或者是手机屏,脱离了原先学校班级授课的真实场景,收获不到线下真实课堂教学的氛围,少了师生、生生间的现场讨论、交流,尤其脱离了教师时刻监控的视线,因此,线上教学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会使得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到了上课时间完成打卡签到即可,课堂上是否在专心听讲全依赖的是学生自主意识。疫情下,学生的学习场所转移到了家庭或书房,学习氛围也就不一样了,家庭氛围往往给学生一种放松感,有的学生会一边吃早饭一边上课,一边吃零食一边上课,甚至于一边打游戏一边上课,为此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到线上课堂中,思绪无法紧跟教学内容,使得本身就非常有限的线上教学时间,难以收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职高学生而言,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有限,往往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些,线上教学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很少会主动提出,寻求同学与老师的帮助,学习的热情较低。而这些因素都极易造成线上教学效果低于线下课堂。
三、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建议
(一)“一推”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内容,提升学习适应度
第一:调整教学方案,可以将一些理论知识较多的模块,或者一些模块中可以在居家完成操作的内容先上。
信息技术教材更新后,模块增加到了九个,其中的七个模块都是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的,在学生只有手机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这些模块进行精分,将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先和学生讲清楚,例如图形图像处理模块中,图层的概念、RGB颜色的组成等等;信息基础模块中硬件的认识,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原理等。还可以将一些模块中学生可以在家里尝试完成的操作内容先上,例如人工智能模块中“天猫精灵应用——智能家居”,天猫精灵和智能插座等设备学生可以通过网购获得,根据教材内容及老师的答疑,学生可以在家完成智能家居的简单连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能为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增添乐趣。
第二:调整学习软件,将需要在电脑上操作的软件,转换为同类功能可以在手机上操作的APP。例如,办公软件的学习,教材上要求的内容是office系列的word、Excel、PowerPoint,学生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手机端的WPS,掌握智能手机上办公软件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教材中的编程入门模块,用到的是Python自带的IDLE作为编辑软件,手机端的“扇贝编程”也可以实现大部分的功能,包括海龟画图,可以作为替代APP,也能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编译平台。教材中的图形图像处理模块,要学习的是Photoshop软件,手机端也有很多功能类同且相对专业的图片处理软件,比如snapseed,虽然没有PC端的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和全面,但是学生可能平时用手机端的APP更多一些,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很有帮助。教材中的数字媒体模块,用到的软件是会声会影,手机端的VUE、微视、WIDE等视频编辑APP都可以作为替代使用,虽然功能相对会声会影简单了很多,但这些APP即用即发布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记录生活。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实现一个功能,我们能使用到的软件很多,让学生能灵活地选择信息处理工具,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部分。
(二)“二推”课堂实效:更新教学策略,促进学习内驱力
第一:导演进课堂,素养齐培养。
“自导自演”之导课:线上课程依然需要导课,好的导课可以让学生对后面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我们可以利用线上课程的优势,每节课后,先让学生预习下一讲的内容,然后安排一位同学(或者同学自荐)拍摄一个3-5分钟的导课“情景剧”,老师在下一节课前播放,大部分学生都会对同学的演绎很期待,按时到课率就会提高很多。
【案例1】
在上“图形图像处理”模块的钢笔工具时,有位学生由于掌握不了转换点工具和直接选择工具的配合使用,设置了一个“想为抗疫医务人员做海报画爱心,却化成了鸡蛋,急需获得帮助...”的情境,视频内容活泼生动,幽默有趣,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堂点赞数激增。
“自导自演”之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录制一些自己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在课堂中穿插播放。这样的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表演和讲解能力,也起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的积极性。
【案例2】
关联【案例1】中同学提出的疑惑,有位同学在课后制作了一个微视频,讲解与实操结合,详细介绍了锚点和方向线,展示了绘制路径过程中转换点工具和直接选择工具的配合使用,并借助快捷键Ctrl键和Alt键来切换工具,将绘制与调整同时进行,提高绘图效率,轻松绘制路径。
学生“自导自演”的过程,既是识吸收和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导”、“演”、“观”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新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视频拍摄和剪辑制作的能力,以及获得作品呈现的成就感。信息技术课程线上教学融入这样的形式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甚至于期待来上课,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第二:游戏进课堂,够胆Go Battle。
对于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概念或者较难掌握的操作技巧,线上教学中老师无法手把手地教,可以通过线上游戏Battle的方式引领学生入门,保持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继续探究。
【案例3】
在上“编程入门”模块时,教材中用了CodeCombat游戏编程平台作为该模块的导入和基本语句讲解,但是玩该游戏还是需要有一些对代码的认知,比较适合可以师生边玩边讲解的线下课程,不少学生虽然闯关成功了,却对游戏中用到的代码毫无概念,完全是照葫芦画瓢。针对学生的学情,笔者找到了一款基于“积木搭建”的线上编程游戏平台——Code.Org,该平台上有适合本校学生年龄段的课程,视频教学与程序搭建穿插并进,用搭积木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也非常有效,使学生更理解程序中每一步的意义以及程序的执行过程。教师还能在平台上看到每位学生的进度,每次课展示Battle的结果,适时对学生卡关较多的地方进行讲解。
【案例4】
“图形图像处理”中钢笔工具的使用对于学生来说困难较大,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讲解也很少,但是钢笔工作在图像处理时的用处颇多。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熟练地使用钢笔工具,笔者找到了一个练习游戏平台“A game to help you master the pen tool”,该平台由简到难地引导学生使用钢笔工具的技巧,以闯关的形式循序渐进地画各种卡通图形,深得学生喜爱。
(三)“三推”专业融合:重组学课素材,强化学习实用性
线上课程有多班级同播的功能,我们在安排课程时,采用了分专业统一授课的方式,根据专业特点,对教材中的内容做出了相应的修改和素材重组,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和专业相关的项目,将信息技术课程融入专业,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案例5】
在图文编辑模块的教学中,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时加入了“帮电商老师设计和排版《直播系列课程工作指导手册》”的项目任务,并选择最佳作品作为最后的成品给电商老师和同学们在专业课课堂上使用。整个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参与,在评比最佳作品时也极力自荐,都希望自己组的作品能够被采纳。对于商务助理和会计专业,教学时则把侧重点放在“公文排版”、“利用邮件合并功能制作邀请函”、“利用邮件合并功能制作工资单”等项目上。这样的项目任务使学生的基础技能得到训练的同时,感受到了这些基础技能的实际用途以及与自己专业的相关连接。
【案例6】
在演示文稿模块的教学中,对于旅游服务专业,教学时侧重于“运用模板制作旅行相册”,使模板与文字图片内容契合,达到良好的推广效果。对于美术专业,教学时更侧重于“视觉焦点设计”等,信息技术教师也非全能,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操作熟练,但是美工设计上比较欠缺,那么这部分内容也可以邀请专业课比较优秀的同学来讲解和分享经验,发挥学生的特长,使教学更多元化。
由于受到信息技术线上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软件的条件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教材中的所有模块项目都让学生进行练习,而这些经过素材重组且融合专业特色的项目任务,能够使学生的基础技能得到训练的同时,感受到了这些基础技能的实际用途以及与自己专业的相关连接。
结束语
疫情下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之所以说是挑战主要是由于线上教学经验不足,各方面能力有限,在短时间内要想发挥优势,对于老师以及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而其是机遇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如果抓住了机遇,线上教学将弥补线下课堂教学的缺陷,符合当代学生学习需求,运用的好对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非常有利。为此职高信息技术线上教学要在不断经验总结中,寻求更好的发展模式,做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何伟.基于线上视频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科学与信息化,2020,(24):44-45.
[2]陆泽娜,谢昭丰.线上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以《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特性》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0,(7):54-57.
[3] 付贵珊.关于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的思考[J].数字化用户,2019,25(35):267.
[4] 陈罡奕.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师道·教研,2020,(7):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