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守护中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守护中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作 者:张 明 (亳州一中,安徽 亳州 236000)

 【内容分析】

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关系重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中学生加强食品安全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常见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舌尖上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情分析】
中学生是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这个特殊阶段饮食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现代人尤其是中学生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饮食习惯问题对学生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每天在家中吃早饭的学生占总数的24.1%;在上学路上吃的占34.5%;在学校里吃的占51.7%;不吃早饭而只吃一些简单食品的也占到了17.2%。饮食中营养摄入的不均衡、吃零食过多的现象是最严重的问题。饮食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较弱,时常发生中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食品中毒的含义、种类和危害。
(二)能力目标
培养中学生防护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关注自己和他人食
品安全,并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识别食品安全隐患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中学生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方法】
议题式探究法、智慧课堂。
【教学准备】
1.智慧录播教室、多媒体辅助设备。
2.搜集食品中毒危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播放中央电视台2019年3月15日“危险的辣条”视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正处于发育生长期的中学阶段的学生,更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在学校周边经营的食品店,最喜欢用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食品吸引我们学生。温馨提示:病从口入,食以洁为先,食以安为本。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一下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等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1.中学生食品中毒案例。
教师活动:PPT展示“(畅所欲言)近年来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学生食品中毒事件?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教师点评:结合学生回答和PPT展示的食品中毒的两个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过渡。
2.食物中毒的含义和种类。
教师活动:PPT展示“(议题探究一)食物中毒的含义和种类?”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结合学生的探究、讨论、分享进行总结,并重点阐释食物中毒的含义和种类。
3.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学生常见食品和食物中毒的表现。
教师活动:PPT展示“(议题探究二)中学生常见食品中哪些存在安全隐患?食物中毒又有哪些表现?”播放《猪八戒说食品安全》视频。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结合学生的探究、讨论、分享进行总结,并介绍中学生常见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和食物中毒的表现。
4.中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活动:PPT展示“(议题探究三)中学生如何预防食物中毒、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播放《如何预防食品中毒》视频。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结合学生的探究、讨论、分享进行总结,中学生防范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要遵守“七字法”、践行“八做到”、牢记“三字经”。
防护“七字法”。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提高“八做到”。
一、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和人造色素等,并且由于糖分含量多而热量很高,经常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        等,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
三、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避免农药中毒。
四、不吃没有卫生保证的生食,如生鱼片、生荸荠等。
五、尽量少吃时间过长的剩菜、剩饭。如果吃,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六、少吃油炸、烟熏和烧烤等食品,这是因为这类食品往往含有比较多的污染物。
七、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八、选择包装食品,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牢记《三字经》(全体起立,大声朗诵)
食品安全三字经
食为天,安为先;把关口、守舌尖。
日三餐、成习惯;荤素配、营养全。
五谷香、果蔬鲜;白开水、宜常添。
洁餐具、防污染;洗手净、细慢咽。
进餐馆、把证看;购食品、查标签。
小零食、眼莫馋;甜冷饮、嘴勿贪。
路边摊、少贪恋;三无品、别沾边。
安全经、心中念;受欺骗、懂维权。
食有方、学不厌;药都娃、最康健。
(三)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明白了食物中毒的含义、分类及危害,知道了中学生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中学生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关注自己和他人,助推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中毒,及时拨打120和12331。
【社会实践】
1.请同学们把学习到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与亲朋好友分享并到社区进行宣传!
2.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撰写一篇《提高舌尖上安全的保护能力》的心得体会,并与班级同学分享交流。
【教学体会】
中学生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是一个不断培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食品安全的班会和课堂需要不断地进行,不断地强化,以利于学生、学校和社会。主动教育效果更好,不能等出现安全事故以后再进行教育,亡羊补牢。常抓不懈、主动作为,为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