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作 者:臧 倩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技师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大
中
小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赖、影响的关系。本文通过英语教材中主题的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来探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信息,使语言的教授和文化导入同时进行,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与意义,达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文化渗透;英语教学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外语的理解和利用,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学习外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同步地学习与外语有关的文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目前我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组编著的《英语》(第三版),该教材主题分明,每一单元均有一主题,包括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由于课本更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对相应主题文化的介绍明显不足,因此教师可以“补充”与所学课文相关的专业文化。下面以四个单元主题为例,就如何导入文化展开论述:
Unit 1 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英语中如何称呼
作为该教材的第一单元,又是为初学者准备的入门单元,总体内容不多也不是很难,旨在教会学生运用一些简单的常用问候语,学会用英语进行见面打招呼,并能体会不同时间段的打招呼用语。在中国,初学英语的人最早学会并使用的一句英语是“Good morning , teacher !”(老师,早上好!),这是不符合西方语言习惯的。英语中的“teacher”,只是一个职业名称而不作称呼语。这正如汉语中的“工人”只是一个职业名称而不是称呼语一样。我们不说“张工人”、“王工人”,而要说“张师傅”、“王师傅”。在英语国家的中小学中,称呼教师一般是在姓前加Mr.、Mrs.或Miss等。在大学如何称呼,取决于学术职称及学位,对于教授、副教授,一般在姓前加professor,而对博士学位的教师称为Dr.,对于其他教师则用Mr.、Mrs.或Miss等称呼,有的教师也常常要学生以名字相称呼。因此,对于某位教师具体如何称呼,还要看本人脾性、关系远近、师生年龄差距大小等。
Unit 3 Time——西方人眼中的数字
该部分有4个模块,其中第一模块是数词的学习与运用,第二模块围绕“English numbers”继续对“数词”进行听力、口语训练。熟练掌握数字的英文表达,复习英文中数字的表达方式。在漫长的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数字不仅用于计数,还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数字文化现象。
西方人认为3和7是大吉大利的数字,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西方文化认为世界是由大地、海洋与天空三者合成的;大自然由动物、植物和矿物构成,所以他们就特别喜欢3这个数字。同样,像中国人对数字8迷恋一样,美国人对数字7情有独钟。7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上帝用7天造世界,用7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7根肋骨造了夏娃。
但是,西方人认为13(thirteen)是个不祥的数字。重大活动不安排在13号,请客避免13人入席,电影院里没有第13排和13号座位。这是因为耶稣受难的前夜,他和12个门徒共进晚餐,师徒13人中出现了一个叛徒犹大。因此,信奉基督教的民族都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
Unit 8 Invitation——感谢和答谢
本单元中的会话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反映了英语国家的“交际文化”——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说“谢谢”。然而,在说英语的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儿或喝点儿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西方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风格。
Unit 9 Nature——中西方的“龙”
本课出现了大量关于动物的名词,教学重点在于学会描述动物的性格及特点;学会表达喜欢某类动物及说明喜欢的原因。通过阅读短文来了解世界各地一些其他动物的情况,让学生们眼界更宽阔。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几乎人类每一种语言都有许多动物词汇,中文和英语里也是如此。这些动物词虽然指称的对象是一样的,但不同的语言在不同动物身上往往寄托着不同的情感,同时也被赋予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
以“龙(dragon)”为例,龙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动物,但它是中西方神话传说中都会有的动物,在中英文中都有它基本的意义,但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蕴意。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
总之,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外语。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朱文俊.现代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