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快乐教学的初中美术与 民间剪纸的课堂设计分析

基于快乐教学的初中美术与 民间剪纸的课堂设计分析

作 者:周广鹏 (定埠中心学校,安徽 宣城 242116)

 摘   要:剪纸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民间剪纸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剪纸学习劳动人民的智慧,有助于增强新一代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将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在美术课程当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艺术修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快乐教学;初中美术;民间剪纸
引言
剪纸是我国传统装饰品的一种,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其艺术内涵也十分丰富。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各个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通过美术课堂中剪纸艺术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各个地区的艺术文化特点,也能使剪纸这一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在美术教学当中融入民间剪纸,可以创设快乐的教学氛围,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一、民间剪纸在课堂中的意义
剪纸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用剪刀在纸上剪刻花纹,做出各种图案用于张贴或装点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是我国传统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多种物体结合起来,以剪纸的形式表达,反映了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体现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在涵义。在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激发初中学生的艺术精神与创造热情,大力推广剪纸这一传统活动,进而对发扬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在课堂中合理运用传统艺术进行教学,将民间剪纸艺术真正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发挥作用。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为基准,增进民俗文化艺术在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民俗文化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在课堂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以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基于快乐教学的民间剪纸与美术课堂的融合方式
(一)科学设计课堂内容
教师应在课堂前做好充足准备,合理安排基于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内容。在考虑到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况下,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实际操作剪纸图案。剪纸的模板也应具备一定寓意,可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窗花,喜花,门笺等模板,采用动物,花草,福,禄,寿,喜,财等张贴用的剪纸作品进行教学。让学生将创作后的成品带回家张贴,或是将自己亲手创作的剪纸作品送给父母或亲友,为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剪纸活动的进行增添积极性。给学生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课堂表现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以激发学生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热情。在美术课堂中,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创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精心准备课堂内容,为课堂学习创造生动的情景。将剪纸艺术作品与其对应文化相结合,向学生讲述作品内在的真正涵义。民间剪纸作品中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对主体进行夸张,通过虚构的美好形象,反映自己内心的理想。我国传统文化中,鹤被视为长寿的象征,鱼与莲的组合则有连年有余之意,诸如此类的剪纸作品,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也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反应了人们摆脱病痛,歌颂生命伟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将剪纸作品的涵义教于学生,让学生在对剪纸艺术产生兴趣的同时,学习到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故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对剪纸图案进行创新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勇于抒发自己的理想。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美术,进而发扬我国传统民间文化。
(二)改善教育理念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亲切自然的态度,为课堂建立和谐舒适的氛围。美术课往往是初中学生缓解其余课程压力的时间,面对身心劳累的学生,教师应对学生采取亲切的问候和鼓励。让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印象,进而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以便更好的进行剪纸课程的教育。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行艺术知识的学习与美术专业能力的提升。民间剪纸艺术充分体验着我国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艺术气息。在课程中促进学生了解和运用纸雕刻各种图案,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表达自身的美好理想,从而更好地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理解。
(三)快乐教学,将民间剪纸融入课堂
以快乐教学作为前提的初中美术课堂,更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于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进而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快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教师应在课堂中采取适和初中学生心理状态的教育方式,以追求快乐的美术教学课堂。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寓教于学,寓学于乐,即能提高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与艺术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作为主体,从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理论设立相应的情景,以丰富教学过程。
将剪纸艺术与初中课堂相融合,在基于快乐教学的前提下,让学生对传统艺术产生充分的兴趣,对初中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以及价值观有着良好的影响,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剪纸艺术在我国传统民间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剪纸来源于生活,其艺术内涵又高于生活,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教师在进行剪纸艺术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充分实践,根据学生情况落实教学课程。利用剪纸这一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将剪纸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实践活动。
结束语
教师应对美术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为教学课堂设立情景,充分发掘剪纸作品的内在涵义,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达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发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快乐教学的的前提下,开展初中美术与传统民间文化的有效结合。将剪纸艺术作为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特色,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蓉.基于快乐教学的初中美术与民间剪纸的课堂设计分析[J].考试周刊,2018(44):185.
[2] 马建梅.浅谈民间剪纸和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合[J].宁夏教育科研,2018(01):30-31.
[3]李怡然. 初中美术剪纸课程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吴静.试论传统民间剪纸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8):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