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思维导图在高三生物各轮复习中的不同运用

思维导图在高三生物各轮复习中的不同运用

作 者:祝红伟 (怀集县第一中学,广东 肇庆 526400)

 摘   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要求以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为目标,课程内容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高三生物复习是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能力达到新课程标准最重要的一环,为了保证复习的高效性和系统性,同时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三生物各轮复习中引入灵活多变的思维导图教学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三生物;各轮复习
思维导图的核心主体是径向分布的,由不同分支的图形文字来代表不同的节点以及焦点的分布规律。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大脑的空间思维,提高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导图能通过文字、色彩、线条、图画的形式,把学过的知识创造性地变为具体化、可视化的严谨系统的图画,能把大量繁琐乏味的生物信息变得简单有趣,在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其手脑活动的同时加速知识内化。
想要制订出合适的复习计划,先要对各轮复习的形式和目标足够了解;想要高效地完成复习计划,要根据不同阶段复习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工具。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形式是逐节复习,目标是使知识细化提升广度,也就是把“书本读厚”,初步建立各章节知识网络;二轮复习的形式是专题复习,目标是加强知识的联系提升深度,也就是把“书本读薄”,建立大专题知识网络;小三轮复习的形式是真题演练,目标是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解题技巧等。在每一轮复习中我们都以不同形式加入思维导图教学,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系统性。
一、思维导图在一轮复习中的运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做好一轮复习笔记
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是循序渐进地讲解,但时常有知识的拓展、新旧知识衔接、特例分析等,像学生手忙脚乱地记着零碎的笔记。现在我们先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快速做好预习笔记,然后把课堂上的新知识直接补充在对应的位置,这样不仅增加了思考时间,还能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例如,复习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学生在笔记本中把标题“免疫调节”放中间做一级标题;找到课本中的蓝色标题“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学的应用”提取关键词作为二级标题,通过曲线分布在一级标题四周;在蓝色标题“免疫系统的组成”下面的自然段中找到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等作为三级标题……因为每节课都有这些标题,所以熟悉方法后3-5分钟即可完成本节预习笔记,然后课堂中再把拓展的知识补充到对应位置即可。
(二)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章节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是按章节推进的,每复习完一章就开展一节思维导图制作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本章的笔记和课本知识,独立构建章节知识网络。在学生制图完成后,教师可以挑选好的作品,让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构图思路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并把好的图例放在班级生物栏展示。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都被调动起来,在手脑联动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记忆,也加强了思维和表达的条理性。
二、思维导图在二轮复习中的运用
经过一轮复习后,学生已经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思维导图,在二轮中我们的要求更高更复杂,主要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展开。
(一)利用思维导图构建专题知识网络
我们把二轮复习分成六个大专题进行复习,每完成一个大专题的复习就需要学生小组合作构建出本专题的大知识网络。同学们4人一组自由分工,课堂上完成资料收集、思维导图设计与制作、思路分享等内容。最后教师在给予适当的点评和总结。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了知识网络的构建和内化。
(二)利用思维导图开放性制图
在二轮复习中有时也会加入一些开放性的主题(“生物”“细胞”“DNA与蛋白质”等),让学生发散思维融合运用。
例如以“细胞”为主题,有的小组分支出原核与真核,再不断细化两者的异同和联系,旁边配以细菌和动物细胞的简图;有的小组着重从细胞的生命历程和结构功能分析;还有的从动植物细胞出发延伸到光合呼吸、个体群落差异等等。每位同学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的生物世界。
三、思维导图在三轮复习中的运用
学生经过前两轮的复习,无论是生物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和积累。三轮复习主要是运用思维导图分析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快速提升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等。
(一)检索信息掌握基础题
通过思维导图在前两轮复习中的运用,学生都能在脑海中熟练地构建出相应的知识网络,在遇到高考真题中的基础题时,只需要快速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检索信息,然后在脑海中提取出相关信息即可完成作答。
(二)归纳总结重难点题型
近些年生物高考填空题基本是围绕“代谢”“生态”“调节”“实验”等内容展开,考前的模拟题也从各个角度考查以上内容,但是“题海”太深太杂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各个重难点题型。
例如在归纳总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时,我们可以简画一个包含了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叶肉细胞,然后再从做过的“题海”中把相关的题目挑选出来归纳总结,从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密闭遮光情况、物质含量变化等各个角度系统归纳分析,并把题目中的图形放在对应位置对比分析,从而对这个部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三)简化梳理信息题
学生在遇到信息量较大的信息题时容易造成逻辑思维混乱,可以从题目中提取关键字配合箭头线条等在草稿纸上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来简化梳理信息题,从而快速准确理清思路。
四、小结
思维导图与高三生物复习的契合度非常高,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知识加深记忆,还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创新创作。总之,在高三的各轮复习中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复习更系统更高效。
参考文献
[1] 白虹.思维导图[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2] 欧阳文.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3] 姜明.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7(14).
[4] 吕露.思维导图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祝红伟,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1年参加工作,具有多年高三生物教学经验,曾获广东省2016“创新杯”学术论文一等奖,肇庆市高考理综优秀指导教师,肇庆市高考生物优秀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