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延伸阅读-浅论小学生“文化育人”的路径
作 者:贾 秀
(重庆江津区向阳小学,重庆 江津 402260)
大
中
小
摘 要:文化育人就是要让文化化人,让经典育人,通过搭建和组建延伸阅读教师团队,选取经典文学读本;利用思维导图,以学生方式寻求故事,体味作者真情;利用新技术软件,增强读书乐趣;通过创建校园读书文化氛围,定期发行校园期刊,让阅读延伸,让文化润物。 关键词:延伸阅读;文化育人;思维导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并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全国实行统编教材后,各地各学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了各项探索。
兴中学对每位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成功的办学念,为了能让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建立了科学的学生评估体系,施行“素质教育学分制”,针对不同对象,增设多种类型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发展个性,获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1]常州市勤业中学是一所易地新建的现代化初级中学。近年来,该校以“勤”文化为核心,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勤奋型学生——勤谨思考,勤勉学习.勤快做事,勤恳做人,勤俭生活,为终身发展服务。[2]正如专家所言,这些项目,更多是引导学生在校内外物型空间里,亲身感知、亲历体验、亲悟成长,形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在传承、创造中培育学生“向善、尚美、知勤、善创”的品格。但是,文化育人的另一个举措应该是让中小学生延伸阅读,把读好书、读经典、讲中国故事,作为带动课堂外的文化育人新措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教师应在学校文化的感染下提升自我素养,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也在诠释、反哺和促进学校文化。石群(2020)在《带着儿童向阅读更深处漫溯》一文中给了一些答案。在该校整本书阅读课程建构过程中,他认为与团队教师共同探究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打通儿童思维与书本语言之间的壁垒,使儿童在阅读中的思维过程成为一个“向深处漫溯”的过程。他提出了创建情景,让读书成为乐趣,用概念图的方式,以儿童的方式体味真情[3]。奚一琴在《心吻书香 共享成长》当中,对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 书香”教师团队建设也给出很好的思考。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把文化传给后代,需要教育,需要教师,需要教师团队建设。那么实现小学生延伸阅读的路径是什么?
一、组建延伸阅读教师团队,选取经典文学读本
在组建延伸阅读团队中,应该把课程组教师,年级组教师放在一起,通过每位老师人人通读一本经典的作法,实现教师先行,做到心中有数。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去讲故事,传文化,诵经典。然后再能过自己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再去读书,再去创造,再来讲故事,传文化,从再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兴起,提升自己,塑造个性,再通过教师讲解,去理解文化,发现美育,成长学生。起到教学相长,终身学习的目的。重构教师的教研生活需要让教师产生学习的内动力,从被动走向主动,改变备课组割裂的状态,增强小组间的合作研究意识,实现教研从粗放走向细致。[4]
二、利用思维导图,以学生方式寻求故事,体味真情
通过思维导图训练,不仅能提高读书乐趣和兴起,还能够通过绘画,展示自己生活体味,把美育落实到非艺术课堂之外,让每个孩子能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感受世界真情。学生们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们有着不尽的创造力和想像力。通过用他们的方式讲经典故事,让同学们自己去传授正能量,传播文化,得到教育。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们关注叙事场景、人物关系、细节,从中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再通过口述自己思维导图内容,把故事情景表达出来。
三、利用新技术软件,增强读书乐趣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软件的应用,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每一个掌握和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也是新生代学生的特征。我们在后疫情时代,除了发现下在线教育的开展对小学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外,还应该将以老师讲台讲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即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坚持共性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力气搞好个性、特殊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5]这里主要讲的是如何利用线上教育进行延伸阅读,把学校以外的学习交给学生自己,把读书后续任务放到学生兴起上,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利用线上方式进行各种学习活动。
四、创建校园读书文化氛围,定期发行校园期刊
通过定期发行数字期刊的方式,展现学生各种延伸阅读成果,从中筛选出新颖题材,内容别具一格的作品,汇聚成册,发行纸制期刊。电子期刊上开设互动栏目,可以相互学习,互为促进,更加利于学习对自己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纸制期刊,是为了让更优秀的学生作品在学生中间流传。甚至可以针对一部经典进行线上交流、学生互动,集中成册。
通过组建团队,选读经典,对孩子进行更系统地训练,从层次入手,把孩子引入到阅读的世界里。当下,现有的教材要求孩子大量阅读,必须多读多多积累,通过思维导图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起,循序渐进,增大阅读量。新教材体系中对于国学经典更加重视,现代成型的网络国学经典很多,但多数作品都是成人制作而成,虽然图文并茂,还是缺乏孩子童趣。利用经典著作,每学期每个班在团队老师带领下,进行精读,讲读和研读,通过学校内部电子期刊方式,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对国学经典再创作更贴近儿童,更加吸引他们。更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比如,角色扮演,通过情景式体验式,融入著作中,通过孩子们的演出去体验作者真实情感。延伸阅读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所学校一级组织就能够解决的,只要我们利用好教学团队,利用好现有资源和教学手段,让阅读成为每一位孩子的行为习惯,让文化育人,文化自信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伙伴,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海明(摄影)、忻叶.潜心默修 敦品励学——兴化中学文化育人特色剪影,2006年第7A期.
[2] 张俊平 ,江苏教育,文化育人——常州市勤业中学教育改革掠影 2006年第13期.
[3] 石群,带着儿童 向 阅读更深处漫溯[J].江苏教育,2020年第14期.
[4] 王薇,让研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J].江苏教育,2019年第82期.
[5] 郑炼贞,后疫情时代小学教育的新特点探析[J].新一代,2020年第19期.
作者简介
贾秀,女,1974年3月26 日,宁夏固原人, 大专,回族, 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小学教师,小学二级,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小学B区,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