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作 者:冷 霞
(广州市南国学校,广东 广州 510627)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生写作文普遍存在着语言逻辑混乱、结构混乱、记流水账等问题,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有效的写作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确保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拥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品质;培养
前言
要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教学时就要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打造多元化的课堂,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已读促写的方式开展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作文题目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平时多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学会挖掘生活中的元素,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拓展自己的思维品质。在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培养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与长处,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以读促写,拓展学生视野
要通过习作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首先要注重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就在于写作文。写作能够检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当前小学写作现状中,普遍存在着写作内容雷同、案例千篇一律的情况,使得学生的作文像是流水线的批量生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教师平时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写作时也无法想到更加新颖的题材。要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平时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能够拥有更多丰富的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在阅读之后写一篇关于书籍的阅读笔记,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进行书籍阅读和写读书笔记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在阅读时迸发的灵感及时记录下来,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十分显著的提升,平时的各种灵感也能转化成写作时的各种奇思妙想,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二、主题式写作,活跃大脑思维
在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主题是写作来活跃学生大脑思维。小学的写作内容大多是与本章学习的内容有关,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照主题进行划分,因此,每个主题最后的作文练习也与本章主题相关。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现每期的写作规律,让学生发现作文题目都与最近学过的课文相关,鼓励学生学习和模仿课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同时发挥自己创造性,在学习和模仿的基础上,写出个人特色,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与发展。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章都是与童年有关的文章,在进行本章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开展一童年趣事为主题的作文教学,让学生模仿《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进行写作,这两篇文章学生才学过不久,记忆深刻,对于书中的好词好句都十分熟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式进行作文创作,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童年的趣事,可以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来生动描写自己的童年趣事。比如学生都十分喜欢写的夏日捕蝉,在模仿课文作者的写作方式进行描写时,就可以将整个捕蝉的动作描写的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回味。
三、生活化教学,培养实践思维
在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生活化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和自然的好习惯,多多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更多写作素材。文艺创作大多来源于生活,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对生活的描写,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观察生活,在观察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己的实践思维与发散思维,对各种生活中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感想与见解。例如,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人进行观察,可以是同学、老师、父母,也可以是自己每天上下学都会遇见的交警、清洁工、早点阿姨,这些人对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但是在写作的时候具体要怎么写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人的面部特点、肢体动作、性格特点等等方面,在写作时,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就要列举一个最能突出该特点的事例。通过这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并利用生活中的人物来进行作文创作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文学品质的发展。
四、关注逻辑,培养逻辑思维
要通过习作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也是写作所需要具备的重要思维能力之一。只有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学生才能在写作时,写出语言通顺、结构清晰的作文。小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教师要在习作教学时关注逻辑思维,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培养时,教师要善于列举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确保学生能够顺利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而触发学生自身的直觉思维,达到思维培养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写留言条的作文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写留言条的积极性,教师就可以在写作时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了写留言条,同学们最想写给谁呢?在同学们说出爸爸、妈妈、老师等答案后,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并表示非常期待受到同学们的留言。这种让学生给现实中的人写留言条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留言的内容产生更多熟悉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更加逻辑清晰,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语
小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主要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思维能力还较弱,教师要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思维方式,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写作训练,感受到写作带来的成就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为学生未来学习更加复杂的写作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缪卫星.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作文思维品质与能力的培养[J].语文课内外,2018,(24):332.
[2]刘鑫.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12):92-94.
[3]刘丹丹.浅谈作文思维品质的培养[J].速读(中旬),2016,(11):35.
[4]牛菊翠.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9):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