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构建激发学生思维的小学数学课堂对话的策略

构建激发学生思维的小学数学课堂对话的策略

作 者:刘淑谊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小学,广东 528308)

 摘   要:通过构建激发学生思维的小学数学课堂对话的策略,营造一种平等、自由、互动的课堂气氛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课堂对话;数学教学;小学教学;思维能力
没有对话的数学课堂就会出现以下的现象:(1)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味灌输式教学。(2)教师居高临下式地讲授知识,但是没几个学生能听得懂,因为水平不一致。(3)通过问答式教学,一步一步牵引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这样的模式支配下都会备受煎熬,限制了它的发展空间,同时师生间的共同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原因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重视课堂对话的有效性的生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思维?师生间的“心灵碰撞”和"师生间共度生命历程”是最适合思维教学。
一、引导学生在对话中辨析,激发矛盾
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老师是设计者又是参与者,是调控者又是评价者,在多种角色中互换得那么自然。教师要在学生出现无法辩解,而且还没得到最后的真理时,精准地引导学生思考,让课探究继续进行,直到找到同意答案为止。这样的课堂对话都是能够培养学生灵敏的思维能力和高水平的辩论能力。
二、巧设问题,唤起思维的跳动
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跳动的思维就会按耐不住。对话教学中持有神秘感或者在已有知识有思维冲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把师生对话层层推进。师生一问一答这种被动索取已有的标准答案对话,是不适合现代教育的改革。师生之间的课堂对话能够存在一定维度的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就是推动课堂对话的无限动力。
老师单纯饰演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倾听者, 耐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解读他们的想法。特别是当学生说得无法确定时,老师给予学生讨论的自由空间,利用学生之间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更全面、思考更合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在对话中流淌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节外生枝地拔高。学生只有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以及有老师的鼓励表扬中才会打开思维的大门,让思维向更广阔的空间拓展。
三、开展充满生命力对话的课堂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自我见解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要把握自己最基本的知情权—与文本进行对话,了解内容。学生读完题目之后萌生的初步感悟,获取关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适当构建一个自由平台,促成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从整体上建立对数学知识的初步感知,学生在对话中构建数学知识的架构,从而开发思维空间的发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解读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行为,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结合已有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赋予教材第二生命力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就像方向盘一样引领学生的课堂对话发展趋势。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实际应用为拓展,深入研究文本,让生硬的文字,化身为跳动的生命,有条理的、有能动性地、精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赋予教材的第二生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刻研读文本,理解透彻教材。
(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构造“我和你”的平等交流模式
课堂对话中,学生是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站在学生的高度,与学生共同探讨,就像是一个智慧锦囊一样,为学生出谋划策,实现课堂顺利沟通和交流。
学生就像热血沸腾的岩浆,只要引导得当思维随时迸发火花,师生对话时,教师要高效引导学生思维,用满腔热情鼓励学生对话交流。适时融入学生的思考,与孩子们产生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广阔的思路和提供丰富的选择。做到既不随意破坏学生的发言,也不能武断作出结论,学生是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个体,对学生主动探索和揭示社会奥秘的能力充满信心,与学生和谐交往。师生之间的精彩对话,既解决了学习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思维。
(四)课堂情感的对话——创设和谐高效课堂
面对学生的情感质疑,老师不可能把学生的价值混乱放任自流,采用忽略的态度或者做一个毫无价值的中立者。在这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判断、个性与情感,学生能够放下被同学取笑的包袱,面对问题可以侃侃而谈,表达自己的主见。作为一名明智的、有责任感的教师首先是肯定他的做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后共同探讨其中的意义,认识得到了一次升华,学生的知识营养得到很好的吸收,创设和谐高效的课堂。
(五)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营造思维的互动交流
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是知识构建的基础,学生之间的良好对话更是为此添砖加瓦,活跃课堂氛围,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尊重与成功,领略知识无穷的魅力与思维的广度。在对话教学中,教师精心地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冲突环境,使他们敢想、敢说、敢碰撞,观点逐步融合统一,挑战自己的思维空间的极限。学生提出了符合自己年龄特征的问题,并且回答思路清晰并富有层次,在精彩的学生课堂对话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生生对话让课堂对话推向思维发展的高潮。
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语言在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有教的言语,学生也应该在教师创设的课堂对话中得到内心对知识的认知的表达。一个人的思维是片面的,但是如果集中所有人的思维那就是强大的,因此课堂对话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学会打开属于自己的窗去感受充满思维触动的对话乐园。通过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既能对书本知识习有所得,也能感受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思维碰撞火花,引领自身思维走向更高层次,这样的课堂是全体学生思维都能获得拓展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华宝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实践及其反思》 新课程研究  2010 (08)
[2]贾荣固  《把问答式教学改造提升为对话式教学》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0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