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作 者:陈晓晓
(浙江永嘉县桥下镇第一小学,浙江 温州 325106)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能深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快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借助读写结合教学法的优势,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明确其应用意义,使其发挥作用,有利于当代小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理解;能力
前言
自古以来,阅读与写作都是语文学科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它们相互独立却又相互融合。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有利于满足当代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发展需求,更能彰显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一、重视读后感,落实读写结合
读后感,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格式。读者在阅读完文章或某一本书籍后,将自己对于文章或书籍的想法记录下来,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便是读书感的创作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读后感创作,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还能调动小学生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写作思路的丰富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读后感是常见的写作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读后感去表达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而非为了完成任务凑字数。只有这样,才能让读后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使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得以展现。
像在讲解《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具体寓意。在阅读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个人对“狐假虎威”的理解与看法,写一些读后感。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狐假虎威的例子,以及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真实感受。在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时,教师不必要求字数或格式。让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个人情感与生活事件的结合自由表达看法,促使学生通过读后感创作发泄某种情绪,表达某种情感,传递某些信息,感受到写作学习的乐趣。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找到写作切入点,明确写作的真实目的,有利于当代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水平的提高。
二、丰富续写,落实读写结合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路也越来越丰富。教师愿意给学生更多机会,让学生展示个人语言优势,获得语文学习的自由。在阅读课堂中续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发挥个人观点的有效方式。利用读写结合模式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借助文学艺术中的留白,给予学生续写的机会。让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深入到阅读文章的情境之中,成为作者之外的另一位创造者。为故事添加更为丰富的情节,转变故事原本的结局。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自由与快乐,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原作者产生互动,通过个人续写感受文字的力量。
像在学习《带刺的朋友》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概括文中刺猬的两件事,尝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在具有故事情节且偏情感化的阅读文章中,教师可以找到一处续写切入点,引导学生成为阅读文章中的创作者。像《带刺的朋友》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情节,“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的还挺重呢”。文章至此,并没有说明带刺的朋友是什么,读者也不知道这位朋友为何物。教师可以在此处留白,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续写。通过续写,获得更为丰富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充满好奇,想要将自己所续写的内容与作者的原内容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毫无目的的阅读变得方向明确,学生们一个个兴趣深厚起来,争先恐后去阅读,去对比,获得不同的情感感受。这样的读写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体验,还让阅读学习更有动力,并有些许竞争力。在好奇心的引导下,融入阅读作品,能够极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快乐感。
三、摘抄文本,落实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文学素材积累平台。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很多初中学生苦恼于无事可写,无情感可表达。而阅读,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主要方式。在促进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时,完成一定的摘抄任务,做好个人写作素材。结合课本中阅读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将新学习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摘抄下来,在之后的写作学习中积极应用。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转变成为个人表达情感与传递信息的语言工具。
像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文章中有这样的段落,“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这样的段落。其中应用了较多排比手法,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写作手法带来的情感加重作用。并引导学生将这样具有独特写作手法的段落摘抄下来,以做积累,有助于学生个人写作语言华丽度的提高。又如“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这样的段落,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特殊句型以作排比。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稍作仿写,用仿写的方式将阅读内容与个人写作练习相结合。在阅读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让学生从中体会不同写作方式的表达方向、力度与特色,会给小学生更多写作灵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学习的乐趣,从中降低写作负担。全面了解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开展阅读中的写作教学,是当代一线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实践。
参考文献
[1] 傅幼红.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30):34.
[2] 唐保海.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20,(41):289.
[3]申茹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分析[J].读与写,2020,17(35):91.
[4] 高秋萍.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2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