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幼儿园小班食育活动的开展策略探析

基于幼儿园小班食育活动的开展策略探析

作 者:朱丹妮 (上海市徐汇区汇家幼儿园,上海 200030)

 

 
摘   要:幼儿时期的饮食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幼儿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为了让幼儿养成更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结合小班幼儿缺乏对事物认知经验的年龄特点,教师在平时的幼儿教育活动中,要善于从学习主题活动中挖掘合适的食育素材点,融入各种食物基本特征的知识,让幼儿通过食育教育,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食育活动开展;策略
前言
食育一词最早由日本学者所提出,该学者提到,在早期幼儿教育时期,食育应该放在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健康,还能够促进幼儿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小班教师在开展育儿活动时,要意识到食育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机会开展食育活动,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加深幼儿对于食物认知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确保幼儿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激发幼儿对食物的探索热情,获得更多与食物有关的知识,促进自己大脑思维更好的发展。在开展食育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小班幼儿的认知规律,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开展食育活动,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对各种活动展开深入探索,最大限度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本文针对幼儿园小班教师如何有效开展食育活动,提出以下具体策略。
一、结合学习活动主题开展食育活动
要在幼儿园小班有效开展食育活动,教师就要认识到小班幼儿的发展规律,将食育活动充分融入到幼儿平时的集体学习、个别化学习活动、自主性游戏之中,加深幼儿对食育内容的理解,真正做到玩中学和做中学。比如,小班教师可以结合主题“苹果和橘子”设计和开展食育活动,在设计集体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在活动导入环节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游戏或者教师语言小结帮助幼儿回顾并提升幼儿对于苹果橘子基本特征的经验,也可以是通过集体学习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对于其他生活中常见常吃的水果的认知经验(哪些水果要去皮吃,哪些水果要吐籽吃、哪些水果长在树上、哪些水果长在地里、藤上……),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创设投放一些真实的水果和工具,充分践行“活教育”理念,幼儿可以亲自动手剥一剥橘子品尝、使用勺子舀不同颜色味道的果汁粉进行简单的果汁制作,探索不同量的、不同种类的果汁粉可以创造出不同颜色、不同口味的果汁,充分锻炼幼儿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食育重点创设自然角环境
要有效开展幼儿园小班食育活动,教师还要注重对食育环境的创设,许多幼儿园过于注重对环境的美化,而忽略了环境创设的实用性,导致许多区域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教师在进行食育环境创设时,就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为幼儿营造更好的食育活动空间。例如,每个班级可以围绕不同的食育重点创设自己班级的自然角,进行蔬菜水果种植,在开展食育活动时,让幼儿自己培育各种植物,给蔬菜水果浇水施肥除草等,让幼儿更好地观察、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幼儿进行各种植物培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渗透各种相关蔬菜水果的科学知识,让幼儿了解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水果具体包含了哪些营养,这些营养在促进我们身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比如,小班教师可以结合“小兔乖乖”主题在自然角收集各种各样的萝卜,幼儿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对不同萝卜的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将萝卜进行土培、水培不同方式的培育,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不同方式培育的萝卜的变化的不同;还可以开展“拔萝卜”的活动,幼儿自己亲手从泥土里拔出萝卜,让幼儿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收获的萝卜还可以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品尝,比一比我家的萝卜是怎么吃的,通过自己培育食物来引导幼儿学会不偏食、不挑食,从小养成饮食均衡的健康观念。
三、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渗透食育
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教会幼儿正确的社交礼仪,许多幼儿平时在家备受宠爱,养成了骄横自私的坏习惯,教师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就要及时调整幼儿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教授他们正确的礼仪文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开展礼仪德育活动时,将食育思想融入其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每天进餐时,培育幼儿餐桌礼仪,每天用餐前,提醒幼儿要先洗手,沾满水的手不可以直接碰触餐具,而应该用干毛巾仔细擦拭,在进餐时,左手扶碗右手握勺,吃饭时不可以随意讲话,餐具不要制造大的声响,不可浪费粮食,每餐都要做到光盘,在吃完后首先起立,将椅子轻轻归位,再自己将餐具送回回收处。平时,教师也要注意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在家庭保持幼儿的餐桌礼仪,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快速养成。
四、通过传统节日活动渗透食育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经典的传统文化,其中饮食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食育活动时,也要注意传统文化与食育教育的有效结合,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平时对各种饮食文化产生探索热情,并自觉主动的对我国的饮食文化进行传承。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重阳节”、“中秋节”、“新年”等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吃什么”的美食活动,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积极搜寻传统节日里的特色美食,并鼓励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品尝这些特色美食,通过这种活动,能够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也能让幼儿对自己的家乡产生深深的热爱之情。还可以在各种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给幼儿介绍该节日要吃的食物,并与幼儿一起在班级制作这些食物,通过这种活动方式让幼儿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更加深刻。
结语
食育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教师在平时,要善于发挥创造性思维,开展丰富多样的食育主题活动,培育幼儿对于食物的热爱,并通过对食物的探索,形成更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加深幼儿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幼儿文化素养人格品质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论幼儿园食育活动的开展[J].才智,2020,(7):135.
[2]孙艳玲,柴玉花.浅析幼儿园食育开展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7,35(35):172-173. 
[3]季红珍.幼儿园食育主题活动开展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20,(3):102-103.
[4]方明荣,陈兰兰.彰显食育课程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