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财务智能视角下中职财务教学模式研究
作 者:邵翠芬
(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511400)
大
中
小
摘 要:分析了中职院校在财务智能背景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率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财务智能;中职;财务教学
随着新技术水平日益普及,很多企业逐步实行财务信息模式,以此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企业在就业招聘时,要求财务毕业生具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基本技能及思维,极大改变了传统财务工作方式。大学扩招导致中职财务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竞争压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仍停留在过去教学模式,未及时跟上企业用人需求。智能财务将成为今后发展趋势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中职财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此更好指导中职财务教学。
一、中职财务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大纲未动态调整
中职院校很多任课教师使用的教材多年未发生变化,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教学大纲未与时俱进。中职财务毕业生一般从事简单的财务基础工作,智能财务恰好与此极大重合,如开帐单、记账和收款等。中职学校教学时则仍局限于会计实务操作,教学大纲并未有提及智能化要求,学生更不可能主动却了解学习相关知识。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合理
中职院校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实操人员,而非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基础和理论教学上,留给学生的时间相对较少。在智能财务日益普及下,仅在一些选修课设备相关课程,未针对性将一些课程放在必修课中,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且受众面并不宽广,应用水平则可能不尽如人意。
(三)教学手段没及时更新
中职财务教学侧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却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在课堂上针对相关知识点展开案例教学,做到学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财务的智能化带来了更多的新技术,需要学生运用并懂得维护相关软件或平台,这就要求学校与社会需求接轨及时补充相关软硬件,导致教学手段滞后影响学习效率,避免学生进入社会后对常用的设备设施不熟悉或闻所未闻。
(四)教师技能待提升加强
中职院校很多教师自身无企业工作经历,更没有积极参与社会企业挂职历练,稍年长的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理论水平,智能财务积累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与智能信息融合穿插授课。学校与产业间互动性不深入,未提供教师学习进修平台,有的教师自主学习主动性不足,使得教师缺乏智能教学技能。
二、提升中职财务智能教学水平对策
(一)科学定位调整教学计划
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时刻面向社会,要组织专门工作组定期了解社会对财务人才智能化需求,根据学校师资储备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做好未来一段时间社会对财务人才要求预判,集团制订人才培养专业方案,确保学校教学定位更加科学合理,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避免学生毕业即失业窘境。
(二)科学合理改革课程体系
中职院校要依照社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认真梳理学校课程设置合理性,及时更换相应课程教材,在必修课中增加智能财务课程比重,确保教学突出智能化。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不同年级做好信息课程分配,确保学生基础扎实、实操过硬、技术先进,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凸显财务智能化,提升学生信息化水平。
(三)创新实行教学方法手段
中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普通院校短,要在有限时间内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特别是智能化实操技能,这就需要学校及时配备相关软硬件设备设施,在有限时间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更加广阔学习视野。一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相关智能和技能,鼓励教师采用在线开放课程,运用其他学校好的视频公开课,录制一些重难点微课便于学生课后不断温习,提供相应移动互联在线训练测试平台,让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知识水平提升。
(四)强化构建师资培育机制
中职财务智能教学水平优劣,教师发挥着最重要作用,学校要切实提升师资相关专业技能。信息化时代孕育了智能财务,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专业素质和技能,一些年长或无智能基础教师,在这方面可能存在困难。但是,学校在建立师资水平时,既要做好培育计划,也要拟定考核目标,确保教师用心学、努力学,做好财务与智能化知识形成互补,尽早学以致用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教师主动进行业余时间自我修习,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使得教师放心、安心学习,同时要为积极上进的教师提供对外交流学习机会促使其更好、更快成长。
(五)搭建校企产学互助平台
智能化时代,仅靠学校日常教学难以真正具备相应专业素质,要搭建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互助平台,不断深化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也愿意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学生在获得专业历练同时也能获取少量的报酬,学校的就业率将会得到提升,可谓一举三得。因此,中职院校一定要充分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产学研融合模式,学校通过学生工作反馈也能及时优化调整教学目标,更好的促进学校教学水平提升。
三、结束语
智能财务是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势,中职院校一定要契合社会发展需求,一切以提升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准则,积极努力做好战略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及产学融合等方面建设工作,全面为教学保驾护航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的学生才会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
参考文献
[1]黄浩.基于智能财务视角下的审计课程改革探讨[J].国际商务财务会,2019(08):42-45.
[2]刘博,李卓然,官银.云计算背景下的审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06):7-10.
[3]仝力元,张淑云.浅谈智能财务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消费导刊,2020(01):212.
[4]谢惠琼.智能财务时代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转变[J].当代会计,2020(07):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