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程序设计语言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作 者:胡志萍
(上海海关学院,上海 201204)
大
中
小
摘 要:文章讨论了混合式教学在程序设计语言中教学设计实施,分析了实施难点。为混合式教学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全面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程序设计语言;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即将网络化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社会数字化进程在教学领域中必然之路,其核心把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教与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具有深度学习内容,更优化的学习效果。
程序设计语言是经管专业学生的一本必修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基础课程。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同学而言,这门课程知识点难,复杂,理论抽象,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将混合式教学方式引入课程教学中,是对这门课程有益的尝试。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不仅仅是将线上资源和课堂教学简单的做1+1,而应是充分考虑线上线下教学的优点,通过技术的融合促进教学的实质性创新,是1+1>2,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包含:
课前预习:学习任务清单;
教学学习:内容难点重点讲解、案例演示、学生操作、小组讨论;
学习评测:问卷、小测试;
课后反馈:线上教学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对学习数据分析,既便于学生了解学习情况,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表1以程序设计语言中可视化界面知识点的教学设计为例,给出了一个完整教学环节中线上线下的融合。
表1 教学设计
在程序设计语言混合式教学课程中难点和重点知识通过教师面对面的详细讲解完成,课程网站中微课对这一部分做了补差和提优的补充,使基础不好的同学和学有余力的同学都可得到个性化的教学资料,做到因材施教。线上的资源平台,建立立体学习平台,包括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微课\微视频、线上微实验、PPT、电子文档阅读资料、线上题库资料库等),和线上课程网站(包含线上教学文件、教学内容、实验指导、扩展练习内容)。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难点
如何更加全面准确的量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难点。在对课程的成绩评定,我们淡化一次性的期末成绩所占比重,推行过程性评价。课程中增加了过程评定的比重,使考核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反应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过程评定中如何量化评价指标使之能够准确真实的评定学生学习状态,一直是课程混合式教学中实施过程中难点。我们在教学设计环节中量化评价体系,但由于在教学环节中存在分组讨论以及量化评价指标中使用了大量网络数据,对数据真实性筛选也是后续教学改革中重点。
对学习数据真实性筛选分析衍生出问题是如何对主动学习意识差的同学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混合式教学可以丰富教学环节和内容,扩展学生的学习的难度和广度。但也有网上教学所固有的弊病,对主动学习意识差的同学缺乏有效的督促手段。如何进行网络上的有效沟通,有效互动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结束语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线上资源的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的提升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效果。不过数字化变革进程刚刚过半,后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具体实施中线上线下教学手段如何有效融合,如何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仍是需要解决的长期问题。
参考文献
[1] 混合式教学改革.信息化教育网.2018-01-03
[2]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远程教育杂志,2018,3:1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