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的研究

基于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的研究

作 者:刘 芳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在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现阶段教育心理学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如何合理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改善教育心理学的现状,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和相关策略。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现状研究

1.前言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1]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教育心理学近十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学科、教学心理差异心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些许问题。
2.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现状
我国教育心理学进入繁荣发展时期,一批专家学者在积极消化吸收国外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得以不断拓展,个别领域还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过,我国教育心理学起步较晚,受制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教育心理学鲜有独特的观点,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必然会带来种种问题。第一,研究缺乏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都有不同的阶段特征,研究的课题纷繁复杂、零乱分散,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教与学情境的复杂性,使教育心理学难以形成稳定的理论体系,也难以建立一个稳定的核心;第二,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还相当欠缺,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大多数都来自基础心理学,脱离教育实际;第三,研究缺乏本土化。我国教育心理学真正摆脱过去的种种束缚,走上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道路的时间还不长。综观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还是借鉴的多,独立研究的少。当前我国还未有被广泛承认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基本理论,只有一些零散的研究,尚未形成思想体系,所以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急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2]
3.解决教育心理学发展问题的策略
3.1 树立科学研究的整体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随着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界限不明、概念模糊、知识零乱等问题日益突显,针对我国教育心理学所处的尴尬地位,我们更应该树立科学研究的整体观。首先,共同建立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其次,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不但能够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而且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最后,教育心理学要在稳定的基础上,追随时代的脚步,满足教育对象与时代进步的需求,并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心理的特点。
3.2 创新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完善需要科学完善的研究方法为其打好基础。课题小组研究、专家论坛等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大量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从西方借鉴而来,不能很好的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接轨,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这就需要创新科学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出更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理论体系打好基础。其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寻求方法的创新。在教育心理学逐步科学化的过程中,量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影响因素太多,实验结论难以应用于具体实践,根本无法做到实验中的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所以要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服务于教学。其二,强调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工具不断应用于实践,促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心理上的研究的兴起,促使现代教育开始走出了传统教育心理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多媒体等工具也进入了课堂之中。
3.3 构建本土特色的学科体系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欧美各国的教育心理学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应用上很受限制,所以我国应以欧美各国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制订更适用于我国的教学理念,使研究内容更加系统化。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学科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充分了解我国学生和教师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我国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实情,面向社会、面向实际进行研究。第二,以本土文化群体代表性的人性特质为主题,从事原创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建构为理论,同时结合当前实际,吸取我国教育心理思想发展历史中的有益成分,建立起一定范围内的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第三,逐渐积累我国的研究材料,将我国目前研究中卓有成效的成果纳入到教材体系的建构之中,如汉字识别、素质教育等具有中国韵味的传统文化。
4. 结束语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将逐步完整化、系统化,进而建立一个具有本土特点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在结合国际潮流的同时,我国更应注重自身的有关研究,并及时将时代的元素融合到已有理论体系中去,使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逐步走向完善。教育心理学应该更好地服务于具体教学而不是相互独立,二者的相互结合将促使“学教并重”格局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才能为教育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婷.教育心理学问题策略探讨[J].科技风,2013,(03):13-15.
[2]刘玉英.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02):23-24.
[作者简介] 刘芳 (1981.9--),女,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高职空乘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