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作 者:叶春蚕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桥头小学,广西 贺州 542809)

 摘   要: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是智力因素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如果通过恰当的手段对其进行训练,则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因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文章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调动自己的思维,而想象力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要将其贯穿到日常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不断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才能提高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进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
很多的创造发明都是在不断的观察中,从某个现象受到启发而成。因此引导学生学习会观察,在不断的观察中储存表象,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基础条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项感官去感知事物,通过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展开想象,并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散,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也会更具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当中去感受自然的美,在春天的时候走进公园当中去找春天的足迹;夏天来临带领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感受夏天的雨;秋天的时候走进田野当中等等。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有目的的启发,让学生展开想象。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以形象为主的阶段,也只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对其进行启发,才能使其进行合理想象,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写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文章。
二、教会学生学会联想
小学生想象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想,因此在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中,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其掌握联想的方法进行想象。具体方法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再造想象等[1]。相似联想主要是指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联想到与其相似的其他事物。如从戈壁种植的白杨联想到边疆建设者;通过独自在风雪中绽放的梅花联想到顽强不屈的革命者;相关联想是指从一个事物联想到与之关联的事物。比如从红领巾想到革命烈士的热血;从种树联想育人;对比联想是指通过事物的特征想到对应的一面,如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悲伤,从《穷人》的生活想象到新时代下自己的生活等;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去创造新的形象。例如根据《北京的春节》想象其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根据课文《祖父的园子》想象那些蚂蚱、樱桃、倭瓜等园子里面的风景画面。教会学生联想的方法,为他们充分展开想象增添更多的思路。
三、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想象力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是促进学生展开想象,强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朗读能将课文中的人、事、物等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给学生以真实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方式[2]。例如在《穷人》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关于心理描写的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抓住心理描写的空白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会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桑娜将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在这段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段落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桑娜当时的矛盾心理读出来,并围绕这个心理展开想象,想象桑娜当时的神态、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以及会做什么样的动作,想象一下本就一贫如洗的生活中,又添加了两个孩子后将会有什么样的状况,同时想象两个原本不幸的孩子来到这个有爱的家庭当中以后的生活等等。围绕桑娜的心理活动展开想象,从中感悟出桑娜美好的心灵,从而在脑海中展现出一个勤劳善良的穷苦妇女的形象,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用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写作本身就是一项再创造的活动,写作离不开想象,但同时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联想力的有效训练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引导,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利用形式多样的练笔活动,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扩写、仿写、改写等等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如在改写训练中,需要根据一定要求,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在学生练笔的过程中,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改写,都需要学生再造想象。如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改写成一个故事,这就需要学生对稻花香、蛙声、路转溪桥忽见进行扩充想象,通过改写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再例如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处对学生展开训练。在《祖父的园子》结尾的部分:我玩累了......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该部分可以说是一个留白,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留白,为学生设计写作训练,‘这个时候如果她做了一个梦,应该是什么样的梦境呢’?要求学生以作者的立场展开想象进行写作训练,
总结
想象力的培养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教师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实践积极探索利于学生想象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促进学生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温岚.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华夏教师,2020(05):11-12.
[2]吴维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技资讯,2020,18(05):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