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心”合力,共助班级管理“心”提升 ——转化后进班级策略初探
作 者:李宗丽
(深圳市福田区黄埔学校,广东 518000)
大
中
小
摘 要: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运用心理效应,在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作者转化后进班级时的几个策略为例,来探寻激发学生正能量,构建和谐班级的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探索;正能量;构建和谐
站上三尺讲台,教师的初心都是期望学生能不断进步,成为祖国的栋梁、社会的精英。但面对发展各异的学生,难免存在不同管理难度的班级,在提倡个性和自由的今天,如何才能不负重托,促进班风班貌的转化呢?一个后进班级的形成,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要想转化这样的班级,唯有从“心”出发,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力量,形成上升螺旋,才能改变现状,不断进步。现就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一起与大家交流。
策略一:调查走访、有的放矢
在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和真正接触学生之前,所有的道听途说都只是过眼云烟。得知要接手新班级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搜集资料,尽可能快、多、准的掌握班级的基本情况。
我电访了这个班所有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认真听取和记录了他们对这个班级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于多名老师友情提示的学生进行重点分析。也查阅并分析了这个班级初一以来的历次考试成绩。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和汇总分析,结果让我大吃一惊,班级卫生、纪律都需要进一步规范,成绩差距太大,个别科目及格人数“空无一人”。
策略二:分析学情,制定目标
通过对班风班貌和学风学貌的调查了解,想要快速转变班级的现状难度极大,必须全方位了解和掌握所有学生的综合状态,寻找他们的优点和盲点。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类型寻找不同的方法逐一突破。最终形成了以下二级目标。
初级目标:扭转班风班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以更加友好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力争不再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问题,和平、稳定度过初三年级。
高级目标:当班级稳定下来后,需进一步对学生的德育和成绩提出更高要求,严格按照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每位学生,狠抓班级常规管理,获得常规管理流动红旗。联合科任老师,抓住时机,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争取班级成绩不断提升。
策略三:调整心态,爱心浇灌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会有善良、柔软的地方,更何况是性格还没有定型的初中生。所以,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学生,都应该始终坚信他本善良,充分调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从内心深处接受他们的缺点,引导他们走上求知的道路,用爱心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温馨的港湾,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深度的同时,也感受到温度。
实例1:精心策划的见面课
众所周知,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要达到2个基本目标:一是让学生接受我、喜欢我;二是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敬畏感。
古语有云: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爱他们,首先要相信他们,欣赏他们。经了解,这个班级获得的荣誉不是很多,集体荣誉感不强,原本一些优秀的学生也慢慢变得没有自信。曾听一位老师说过:这个班级在初一军训时曾获“优秀连队”的称号,于是我瞬间如获至宝,在搜集了他们军训几乎全部的照片后,我制作了一个神秘的课件,在第一次班会课上,随着缓缓的音乐,一群阳光青春的少年,一群飒爽英姿的身影突然引起了班级的一片哗然。当看到自己的靓丽身影,欢声、笑声、沸腾声此起彼伏,久违的阳光、自信、笑容回来了。趁热打铁,我激动地说:你们曾经是优秀的!你们可以是优秀的!你们应该是优秀的!你们不比任何人差,我坚信我们班每位同学都会有灿烂的人生!此时,班级想起了持久的掌声。
情到深处意更浓,于是我就转入第二个目标:用爱树立我的威信。在同学们受到表扬,情绪达到高度兴奋的时候,我突然转折:原本应该非常优秀的你们现在的表现怎样呢?获得过多少流动红旗?有多少同学获奖?班级成绩是否在进步?一些同学低下了头,脸上略显羞愧。我追问:同学们,你们说怎么办?还要这样一直消沉下去吗?有同学大声喊“不要”。“那好,从今天开始,我跟你们在一起,我相信你们是最优秀的,我们并肩战斗、风雨同行。愿意跟我一起奋斗的人请站起来。一个、两个、三个......不管是因为真心还是迫于形势,全班都站起来了。接下来的事情比较顺利,我跟同学们一起制定了班规,一起互相监督,一起互相促进。
这是一堂“指心”的见面课,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正能量,产生了正面向上的心理效应。
策略四:多管齐下,耐心陪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彻底转化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不是一次两次班会课就能完全“逆袭”的。爱心的持久战就变成了耐心的陪伴。
实例2:充分利用我的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科学的“三观”,
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通过生动的图片、客观的数字等历史资料,持续强化“联合国”这个世界组织诞生的意义,教育广大学生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和平协商是世界人民共同的选择和愿望。在讲解中国的外交政策时,再次强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新中国缓解外交压力,打破封锁,走向世界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积极向上,寻找更和平、友好的解决问题方法,避免违纪违规问题再次出现。如此的课堂教学,如此的情感渗透,坚信“和平、友好”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每个学生的灵魂深处。长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感渗透,让这群“另类”的孩子平稳度过了初中生活。
实例3:尊重、理解的个性化处理问题
小涛(化名)同学家庭矛盾较大,父母离异,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在班里属于“火药桶”,缺少关爱,安全感较弱。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小涛同学零花钱很少,从不买零食。经了解,才知道爷爷奶奶给的钱刚够基本生活费,孩子的生活过得比较紧。上完体育课,从家里带来的水远远不够喝,又没钱买。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假借让他帮忙拿作业到办公室,顺手给他一瓶水作为奖励,既不失体面,也鼓励了他做好事的积极性,慢慢的,我们的交流逐渐多了起来,我们之间的信任也逐渐建立起来。
策略五:众志成城,同心助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一是将表扬进行到底,团结更多的学生与自己共同建设和谐友爱的班集体。每个人都是需要激励的,表扬对于这样的班级来说是更是难能可贵。经过努力,第六周,这个班级迎来了初中三年的第一面流动红旗。学生心里的喜悦完全抑制不住,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都深深地明白,这个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知道,这是个激励他们的大好时机。于是,我毫不吝啬的赞扬他们的努力成果,同时再添一把火,“你们听到老师们惊讶的声音了吗?”“听到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呢?”……沉默无语,我停顿了片刻,说:“因为你们转变太大、进步太快、成长太猛,这次不是偶然,不是意外,而是我们自己辛勤付出的成果,自己不断努力的呈现,我们要不要再团结一些,再努力一些,再争取一些呢?”“要!”同学们齐声欢呼。随后,我就收到了家长们的反馈:孩子们在家里非常激动、兴奋地分享拿到流动红旗的喜悦。家长们也深受感染,信心倍增,更加愿意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二是团结本班科任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学生的工作比较复杂,班级的管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所有任课老师的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无论是课堂纪律问题、作业问题,还是日常行为规范问题,老师们都会团结一致,预防短板效应,共筑爱育堡垒,凝聚成一盏盏指路的明灯,驱散孩子成长路上的迷雾,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班的班风班貌、学风学貌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年来,是平稳度过的一年,是和平相处的一年,是温馨友爱的一年;这一年,在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共获得九面流动红旗,连续九次的激动和欢呼串起了成长的快乐;这一年,班级求知的氛围逐渐浓烈,追着老师请教的人越来越多,班级成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年,有苦有乐,有酸有甜,收获了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
爱心、耐心、同心“三心”合力,共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效应”,共同助力班级管理的“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