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运用情绪主体绘本开展幼儿 情绪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
作 者:钟剑利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第一幼儿园,浙江 杭州 311200)
大
中
小
摘 要:情绪管理能力,是幼儿个人非智力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管理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社会发展和个人心理健康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做好情绪教育,通过情绪主题绘本,引导幼儿认识情绪,了解情绪,接受和处理情绪。在幼儿教学实践中,不断开发情绪主题绘本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关键词:情绪;绘本;故事;引导;幼儿
前言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利用情绪主题绘本,要多参考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借助情绪主题绘本中的内容,提高当代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情绪主题绘本的内容相对简单,丰富的图片和并不复杂的情节,能够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情绪,养成正确的情绪能力,为之后个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情绪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
情绪,是一项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是人们意志和认识表现的有效方式。情绪,是当前多元智能理论中智力成分的一部分。对于幼儿来讲,其情绪的发展,关系着身心健康发展。教育改革过程中丰富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容,特别在情绪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幼儿保持镇定且愉悦的情绪的能力,引导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自主调节情绪,有效表达情绪,能够根据情境需求转换情绪。
在国际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小朋友情绪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情绪主题绘本。在情绪主题绘本的帮助下做幼儿情绪能力相关行动研究,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幼儿自身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其一,情绪主题绘本的应用,能够极大提升当代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为个人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二,情绪主题绘本的内容深度,符合小朋友的审美需求和思维能力水平。不仅帮助幼儿形成情绪能力,还能让幼儿的个人见识得以增加,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其三,情绪主题绘本的应用以及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视,为幼儿心理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切入点。
二、幼儿情绪教育的教学模式分析
(一)利用情绪绘本,找到示范榜样
教育专家的大量研究表明,观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观察的对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思想和行为。在利用情绪主题绘本培养幼儿情绪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绘本中积极榜样的树立。引导幼儿阅读与情绪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让小朋友评价绘本中的主人公在有负面情绪时的个人表现,从积极的榜样上学到正确处理消极情绪,并建立个人情绪管理信心的方法。对于幼儿而言,榜样不仅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接触者,也可以是一件事、一个角色、一个情节。情绪主题绘本中的角色、语言、图像,都能为幼儿提供情绪管理上的启示。绘本的故事、主人公、画面,无一不在向幼儿传递正确的情绪管理技巧与正确的行为表现。利用情绪主题绘本中的榜样,引导幼儿认识情绪,管理情绪,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培养其情绪能力的重要方法。
像《生气汤》这一绘本,以情绪中的生气和愤怒为主题。这一绘本中的妈妈具有教育智慧,当小男孩生气时,妈妈会为她煮一锅汤。两个人一起对着锅里的汤大喊大叫,将生气、愤怒的情绪发泄出去。通过这样的绘本内容阅读,小朋友能够了解生气和愤怒这一负面情绪的宣泄方式。将情绪排泄出来,平静去解决事情,才是正确处理生气和愤怒的方法。这一绘本不仅对幼儿具有榜样作用,更给诸多家长提供了教育的正确方式。利用好绘本中的榜样,让幼儿正确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才能保持心里的阳光。
(二)利用情绪绘本,加强模仿体验
在榜样树立之后,教师要有意引导幼儿加以模仿。通过模仿,加强情绪管理与控制体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相似或同类情绪时,做出正确反应。模仿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听故事之后讲述故事或表演故事。在讲述和表演的过程中,感受绘本中榜样的有效行为,体会主人公的行为方式,将其行为和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情绪知识和情绪管理技能。
像《床底下的怪物》这一绘本,是以害怕和恐惧为主题的。在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中,独自睡觉,是再可怕不过的事情。许多小朋友一到晚上就会想象出各种怪物,它们躲在门后面,躲在床底下,躲在自己身后,时时刻刻能将他们抓走。而《床底下的怪物》这个绘本,颠覆了小朋友的想象。作者将小朋友独自睡觉时的恐惧转移到小怪兽身上,与小朋友一样,小怪物也害怕人类,所以从此以后就不用再害怕小怪物了。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情境,引导幼儿一起来扮演小怪物,扮演他们日常生活中所害怕的存在于想象中的生物。通过这样的体验,换位思考,解决生活中都存在的害怕与恐惧情绪。
(三)利用情绪绘本,激发团队动力
激发团队动力,便是调动同伴对小朋友的影响,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小朋友的情绪知识,激励小朋友改变个人行为方式,让小朋友的情绪能力发展速度加快。在利用情绪主题绘本的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幼儿一起接触多种多样与情绪相关的故事,分析多个主人公的情绪处理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小朋友吸纳到许多正确的处理方式。将这些方式应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才能实现情绪能力的发展。当小朋友独自学习,只关注自身时,他们缺少动力刺激。与同伴积极互动产生对比和区别时,他们便会找到情绪控制的动力,努力做的比其他人更好。
在幼儿园生活中,小朋友也会与其他同伴产生摩擦。摩擦产生时,教师可以利用情绪绘本故事引导幼儿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改变以往引导、劝架、口头教育的方式。让绘本在幼儿与其同伴身上产生作用,促进幼儿积极改变情绪处理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利用情绪主题绘本,是当代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需求。培养幼儿情绪能力,需要教师关注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长期性。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下,让幼儿了解个人情绪,并找到处理情绪的正确方法,减少学习和生活中的负能量,实现健康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霞.论绘本教学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J].才智,2020,(16):119.
[2]李亚.运用绘本教学提升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原则[J].现代职业教育,2020,(13):118-119.
[3]王静,蔡静.提升幼儿情绪能力的绘本故事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2020,(18):197.
[4]陈晓媛.浅析情绪绘本对小班幼儿情绪表达的有效影响[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