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班主任怎样与学生家长相处

浅谈班主任怎样与学生家长相处

作 者:高 洁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立新中学 261500)

 一、一切信任都是建立在有共识的基础上的, 共同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就是家长与班主任的共识, 我们在与家长的交流中, 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 对孩子的教育将会很困难”的观念。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 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 多数家长对班主任就会言听计从, 就会把孩子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和想法及时与班主任进行交流, 在交流合作中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做一位称职的教师,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 对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关爱, 在这种交流中更要了解家长的苦衷, 明白他们的要求, 体谅、认同他们的想法, 从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共识的交流, 很多家长跟我说了一些平时不想说的话, 也对我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 让我更多了解孩子, 工作更有针对性, 工作效率更高。

二、对学生来说, 班主任的榜样力量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 是最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作为教师要公正严明, 言出必行, 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首先做到。学生认可的教师90%以上都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家长普遍认同孩子的想法, 在学校里孩子和教师的接触是最多的, 教师对他们的态度, 对他们的关心, 对他们的评价, 都会影响到教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工作几年来, 接触到的家长可谓千差万别, 素质差异性很大, 即使是同一件事, 不同家长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因此, 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误会, 遇到这样的事, 就需要教师宽宏大度, 处事从容理智, 我一直很欣赏这样一句话:与人相处要七分欣赏, 三分包容。如果我们都抱着这样的态度处事为人, 那么友好和谐的关系就一定会形成。宽容大度, 学会换位思考, 做事公平合理, 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最终一定会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友谊。
三、在社会活动中, 正直、坦诚、敢说真话的人能够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和家长的相处时更应如此, 不能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尽量不卑不亢, 实事求是。  
对于一些崇尚暴力型的家长, 动不动就发火,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这些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和家长交流时我常说:你脾气不是很好, 经常跟孩子大发脾气, 选择暴力解决问题, 这样教育下的孩子要么特别胆小懦弱, 要么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 会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心理阴影, 你要改一下自己的坏脾气。对于百依百顺型的家长, 我常跟他们说:你们太娇惯孩子, 你们这样教育出的孩子自私自利, 没有爱心, 唯我独尊, 最后会不容于社会, 爱孩子就要教给他正确为人处世的态度, 而不是给他们提供骄奢的生活环境, 孩子都要摔打锤炼, 才能认识社会、体验生活, 这样才是更爱孩子的表现。
总之“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 做一名班主任, 心里想的是学生, 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血, 关心他们的生活, 指导他们的学习, 帮助他们的进步, 成就他们的理想。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孩子, 我们只要掌握沟通技巧, 无论何时何地, 把教师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展露出来, 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 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