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探析
作 者:洛绒降措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中学 627150)
大
中
小
摘 要:藏语乃藏族的母语,是藏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模式乃教育改革的选择,也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选择。本文主要分析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类型的优劣,结合藏区语言教学现状,对藏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藏族;藏语;汉语;双语教育模式
前言
藏族双语教育是开展多元化文化的基础,目的在于培育“藏汉兼通”的双语文化人,促进各个民族的相互交流,促进我国更好的发展。然而,由于藏族双语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导致藏族双语教育开展质量不高,影响到藏族双语教育开展的最初目标。为了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以及藏语言教学,我们对双语教育模式进行了具体解读,力争结合探索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为增强增强藏族双语教育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解读
从目前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现状来看,学校主要推广的双语教育模式可分为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
(一)双语教育模式:一类模式
藏语是藏族人民的母语,除了汉语以外的其他学科均用藏语言授课,学生整体的藏语文水平较高。所以,一类模式班级学生的藏语文的初中水平相当于二类模式类学生的高中水平,这从教材的选用上就非常明显。当然,一类模式类学生对于藏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继承深度也更进一步。此外,一类模式类学生,因为具有更高的藏语文水平,因此一旦从事更高层次的藏语为主要语言的研究,其优势更加明显。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以藏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高校高考招生人数有限。尽管目前中国大学教育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能够招一类模式学生的大学及专业数量非常有限,仅限于国内几所民族类院校中的极个别专业。
(二)双语教育模式:二类模式
相比较一类模式的藏族学生而言,他们的汉语水平相对较高。在中学阶段,开展二类模式的双语教育模式虽然并无明显优势,但是一旦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大学或者走进社会,其汉语较好的优势就明显了。且从高考制度来看,二类模式的学生在高考是的选择机会也会更多。所以,对于藏族中学生而言,从初中阶段,开展二类双语教育模式,学生未来获得的自主选择机会也就越大。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藏族地区开展二类双语教育模式,选择以汉为主类教学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可能培养出“蝙蝠”型学生。在民族地区直接开展普通类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学生从小便有了汉语环境,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汉语文;而一类模式类教学模式的最大益处可能就在于学生的藏语文水平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二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刚好介于这两者之间,这往往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藏语学不精,汉语学不好”的情况。另外,在一些藏族中学中,二类模式班级往往被少数教师和大多说一类模式学生直接叫做“汉班”,而又被普通类学校学生叫做“民族班”,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极其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完善和落实策略探析
基于上述论证,显然,无论选择一类双语教育模式还是二类双语教育模式,都存在不少问题,各有利弊。要想真正让双语教育模式落地,既实践了汉语教学,让学生达到汉语教育一般水平,同时也不忘藏族母语,让学生做精通藏语的人,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完善双语教育模式,创新双语教育模式。具体而言,我有如下建议:
(一)因地制宜开展双语教育模式
在系统理论的视角下,双语教育的模式选择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好国家关于双语教育的政策、方针作为出发点,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从直接教育目的和间接教育目的入手,即直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学业成绩以及提升文化素养,间接影响学生对社会主流的适应和跨民族交往意识的培育。例如,经济文化水平欠发达地区在双语教学方式和设施上可选择相对传统的类型,而在经济条件允许地区则可考虑选择具有现代信息化的双语教学设施和方式,例如使用面授和远程教学相互补充的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完善双语教育模式课程标准和教材
双语教育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对当地优秀文化资源的不断挖掘。以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为实现双语教学有效开展为载体,以开发双语校本教材为双语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构建有效的双语教育课程和教材是引导少数民族学生选择更具价值的双语教育模式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藏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模式,首先要重视制定以藏民族文化为基础的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来引导正确双语教育模式的选择,发掘藏民族优秀文化,丰富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与课程标准相对应的课程评价体系。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结果评价,都应该从学生藏语言能力和汉语言能力双重角度着手。
(三)增强教师专业化能力
双语教育模式发展的有效性取决于双语教师,双语教育作为民族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双语教师队伍为其有效发展提供保障。教师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藏族双语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增强教师专业化能力是藏族双语教育有序开展的必然形式。首先,学校应重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教师开展培训活动,根据藏族双语教育需要,制度培训方案,增强教师专业化能力。其次,聘请专业化人才来担任藏族双语教育教师,构建一种优秀的师资团队,进而增强藏族双语教育质量。最后,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学习意识,通过自主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使其更好的为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小结
一言蔽之,在藏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模式的直接目的是培养既精通藏语又懂汉语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双语教育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双语教育模式,以此培养出“汉藏语双精通”的新时代新青年。
参考文献
[1]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问题[J].王鉴.民族教育研究.2009(03)
[2]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新方向[J].王鉴.中国民族教育.2015(03)
[3]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王鉴.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