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爱”的开放式人格

“爱”的开放式人格

作 者:董珺瑛 (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 518101)

 摘   要:用爱和智慧教育学生,用“爱”的人格去引导孩子,做一个儒雅、研究、开放的老师,将开放式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生,每一次活动,每一个瞬间。

关键词:爱;智慧;开放;人格
第一天走进坪洲小学,站在“洲际视野”的台上自我介绍时,“用爱教育学生”是我的教育格言,走进开放式教育,我渐渐明白“用爱和智慧教育学生”才是教育的真谛。
开放式教育要求教师做一个“儒雅的人,研究的人,快乐的人”。要求教师塑造“爱”的人格,这种人格表现在对视野神圣、高贵的热爱,表现在精神的富有和充盈。缺乏这种人格,教师就不可能有包容之心,同情之心,理解之心。
“爱”的人格包括三方面:爱课堂、爱学生、爱读书。
首先,课堂是一个教师的“用武之地”,是施展才华,实现生命价值的地方。我尝尝因一堂课上得不理想而心生郁闷,又因一堂课上得精彩而内心欢喜,记得有一次语文活动课《夸夸我的姓》,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和大家分享自己姓氏的来源、辉煌的历史,本家名人故事等等。整个课堂充满了文化气息,孩子们沉浸在古代文化的海洋中,课后纷纷表示要再去查找,重新为自己的姓氏而战,彼时,我就是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一个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引领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管理,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刻板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为了把这个班级管理好,为了培育出一批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学生,我向其他老师请教,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买来许多课外书籍认真阅读,转变教育理念,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生活世界中通过多元互动获得知识,开展了“学习园地”、“比比谁最棒”、“我是小主人”等活动,让学生从传统的书本学习回归生活世界,参与班级的每一项活动,在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在领悟成功与失败中成长,在实践活动、问题情境的探究互动、 动手操作中学习。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都要认真去品味,从而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爱学,想学,学习像游戏一样成为一种乐趣,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空气清新,阳光灿烂,学生幼小的心灵像小鸟长上翅膀一样,有一种想飞的欲望,不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元互动中逐步学会调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和独立的人格意识,懂得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其次,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是天真烂漫、但又挑破,缺乏自控力的儿童,这需要我们用智慧的爱、有能力的爱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刚走进一年级教室,面对一班听不懂指令的孩子时,心中有过焦躁,但看到他们天真的面庞,清澈的眼神和不知所措的表情时,我明白自己必须提升教育智慧——适用儿童教育的智慧。我与孩子们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位置,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压制学生;但初次担任一年级五十多名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娃娃”的班主任工作,我还真是有点“头晕眼花”,为了“长治久安”,我开始观察这些学生,希望尽快掌握好第一手资料,经过家访和谈话,我了解到那些淘气的学生大多数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于是找人托管,使其养成了自由散漫,懒惰涣散,不求上进的习惯,于是无主动联系家长,把孩子的情况及时反应。其中一个男孩叫李泽鑫,他的妈妈不在身边,爸爸上班很忙,很少回家,每天和一个不会说普通话的奶奶在一起,孩子沉迷于游戏,内向害羞,有学习困难症,我多次和妈妈沟通,劝她一定要回来照顾孩子,在我苦口婆心了一学期之后,终于有所改善了,孩子现在开朗多了,语文至少能考及格了,同时他的父母也很感谢我。理解学生就是要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就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我缩小心理距离,才会对我产生信任感。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很容易接受我的指导,他们也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去尝试。当然,爱学生更要理智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而这一切,不仅是从教育经验中来,更是从书本中来,从开放式教育中来,我必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来构建自己的教育人格。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因此, 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便会懂得人生的真谛, 充满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热爱和向往; 就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奋斗目标, 因而就会有终生不衰的前进动力; 就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 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道德情操得到陶冶,读书不仅能获得知识,丰富思想,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一个老师变得更儒雅温婉,更平静快乐、更自信宽容,学校每周的好书分享,总能从同事们的介绍中找到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班上的孩子们也很喜欢听我给他们读书,不需要分析,不需要讲解,每个人都会从书中得到或多或少的能量,也许这就是书的奥秘吧!
在开放式教育的路途中,希望自己能稳步前进,用“爱”的人格去引导孩子,塑造孩子。将这种“爱”渗透到每一个学生,每一次活动,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