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让教育更美丽

让教育更美丽

作 者:赵艳秋 (黑龙江鹤岗市绥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黑龙江 鹤岗 156200)

 白驹过隙,岁月无痕,不经意间,在教育生涯已走过二十几个春秋。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在三尺讲台播种希望与理想,收获硕果与成功。

 一分成长,几多执着
二十几年来,我始终坚持工作在教育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英语课任和学年组长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加强师德修养,增强学习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在新课改中,提升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认真教书育人,努力做一个学生尊重、家长信赖、领导认可、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多年的付出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充实了我的人生,回顾二十几年来的工作,我觉得是教师的神圣让我无怨无悔。
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
毕业后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充满了酸甜苦辣,是辛劳的,尤其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要付出的更多。职业学校学生的“通病”就是,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差成绩低、生活习惯不好,甚至一些学生恶习重重是社会的小混混。另外还有 “四多”:单亲家庭多,留守孩子多,心里问题多,逆反情绪多。社会对他们也充满了种种看法,用鄙视的眼光看待他们。来到职教我们老师把学生当个宝,而他们自己却不知是草还是宝。有人说:你们学校有什么发展,录取的都是什么学生,还要出成绩,学生不出大乱子,就行了。但老师的天职就是教育好学生,而我的目标是:“不但不出乱子,还要出合格人才,让学生在这里得到最大的关爱,更大的重视,圆满地完成学业,不留下任何遗憾。”俗话说:“差秧苗也能长出好谷子”。关键得看我们怎么侍弄。“差秧苗”只要侍弄得科学周到同样会有好收成。传授知识和培训技能并非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记得2006级有名学生叫桑瑞浩入学那天就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贝克汉姆头型,刚入班就请假说:派出所有个案子没结。当时好心的科任都劝我说是个刺头、找个机会劝退得了。孩子为什么难管?难就难在我们总想通过“管”的方式,例如用权力、命令等手段“锁住”学生,试图像拍黄瓜一 样,让他一拍就扁;又试图像捏橡皮泥一样,想让他成什么形状,就成什么形状。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拍也拍不下去,捏也捏不像。这是管理之大忌。我甚至都没问他什么案子,只是告诉他请的假不能超过,把事情处理好再来,我等你!他很守信假期一满就回来了,我又是短短的一句:处理完了就归队吧。很意外他说:没结果,但你说等我,我得守信用。不错的开始!然后我专注的看着他的头型说:喜欢贝克汉姆?但你与其它同学不一样啊!他笑笑说:明白。第二天头型居然变了。我又笑笑,又送了他一个大拇指。“心灵难触动”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放下教育者的“架子”,别太看重师道尊严的“面子”,想法子顺顺他们的“性子”。只有当他们感觉不出我们是在教育他,他才能走近你,听你的话。接下来几次谈心,谈心是有讲究的。谈心的秘诀就是把与心合得来的、喜欢的话“谈进心里去”,把与心合不来的、装不下的话“从心里谈出来”。但直到今天我都不知也没问他是什么案子。习惯养成的孩子毛病不会马上改的,不经过重创心灵深处不会有所触动,没几天他又帮所谓的朋友打架被人找上门来,打趴在校门前,我上班时恰巧遇到,不知死活的把他救下。这回说的较多,推心置腹的说了一些心里话也讲了不少道理。一段时间后发生的事令我特别生气,班级两个非常老实的男孩不小心惹了社会人,被他们好顿打,班长无奈叫他帮忙他居然置之不理,我心疼那两个孩子,责怪他:你不能打吗?自己家人挨揍你干嘛呢?他说了一句话我哭笑不得:你不是不让我打架吗?不让我做别人的打手和狗。我知道有些话已经进入了他心里。教育是心与心的漫步,并非简单的制止与绑架。当教育赤裸裸地呈现在孩子面前时,教育就不存在了。如今他考了公务员在公安局上班,也已经成了家,有了不错的结局 。
因为我们学校的性质,每届我都会接手不少这样的孩子,四中、五中 的“精英”,往往会齐聚我们名下,有时气急了的老师会说“他们是非人类”,我也气过、恼过,甚至孩子般的和学生较劲写断绝书互相签字。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你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就有你。每届学生毕业时我都恋恋不舍,毕业典礼上孩子们的肺腑之言总会让我潸然泪下,他们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茫然走向坚定的历程有我!送走了一届届学生,我获得了很多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很多,获得的是事业的暂时成功和成功后的喜悦,一种成就感;失去的是对父母家人的承诺,一种愧疚感。而我人生价值的体现却更多来自我的学生,是他们成就了我前进的每一步,即使步履维艰,即使每一步都滴着血和汗,但心酸过后,我收获的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予的喜悦和满足,那是另一种美丽,另一种心情,更是一种珍贵的充实。
推陈出新,化蛹成蝶
有人说,遇到改革是可怕的,不幸的。以这样的说法我就更不幸了,但我认为就是这样的机遇成就了我。我经历了很多个第一:2007年黑龙江省高中第一届新课程改革;2009年我校第一年走艺体道路2013年我校第一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2013年参加全县第一届十佳名师评选。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参加教育改革实践,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并指导教学。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思想的升华中育人,在实践中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连续多年评为县市级教学骨干,教学能手;多次参加校、县、市教学大赛;撰写多篇国家级、省级论文及科研成果等。2013年12月参加我县首届十佳名师评选,经过考试、说课、讲课及答辩四环节最后成功入选,为我校及个人赢得荣誉。
回顾二十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热爱这项工作,而且为这项工作全心全意付出过,虽然伴有失败与无奈,但更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微笑。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追求。学海无涯、艺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