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探

基于“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探

作 者:梁 敏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江苏 215000)

 摘   要: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全面的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再创造”,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过渡到创造知识,由方法运用过渡到方法发现和应用,由知识积累逐渐提升到素养的几个方面,最终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体验者和构建者,实现其全面发展。对此,本文针对“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再创造;教学新探;策略分析
引言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经常性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深入学习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以“再创造”这一新理念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改变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强化学生的知识体验,以学生的自我合作以及自主探索,形成自我的定论,内化其知识点,以自身为基础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实现全面、持续、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基于“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价值探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不管是从教学方式上还是价值取向上,亦或者是在教育行为上,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其目标培养重眼下、轻长远,教学行为方面重结果、轻过程,价值取向方面重知识、轻素养,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有着根本上的差距。而“再创造”的数学活动,能够充分改变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且“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创造性与经历性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对于小学生而言十分符合其现阶段的年龄认知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再创造的数学学习过程追求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其学习动机因此被激发,进而思维能够得到创造性的突破。另外,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思考与探究,能够充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现其过程,进而能够形成的知识框架,最终有利于其感悟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最后,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再创造的数学活动,能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得小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和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应用价值。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认知特点,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数学现实来“再创造”数学知识,具有重大意义。
二、“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探索体验
小学生的年龄小,面对广阔的世界往往是未知的,而问题的解决就是小学生认识实际的自然常态。因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亦是如此。而问题对于数学来讲则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问题就是数学知识产生意义的背景,是小学生进行数学认知活动的重要载体。另外,一般情况下,思维的开始原于情境,在情境中以问题为出发点开展数学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学生揭示事物的矛盾,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源头的认知结构的平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情绪和思维的运转,全面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当中。
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探索体验过程,以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创造性认识,强化掌握并深化理解。例如:在教学《认识小数》时,教师可以用古代结绳计数的故事,进行教学,唤起学生的情境,并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用长短不同的绳表示猎物的只数,现在需要将一只猎物平均分成十份,自己留一份,其余的分给其他人,而如何才能在绳子上表示自己留下的这一份?这样一来,“再创造”的活动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去真正经历有意义的探索历程,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强化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整体把握知识结构,让学生成为建构者
数学知识具有独特的内在结构,首先,“再创造”的活动设计,要对此进行深度开发,有意识地还原知识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过程;其次,要充分挖掘内在的思想方法和人文资源,如何把握知识结构。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表明:“再创造”应从“原始现实”开始,并进一步地指出,“我一再强调,历史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知识基础,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进而逐渐完善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知识体验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追求的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以足够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让学生真正创造属于自己的数学。
 
参考文献
[1]季昌梅.准确把握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度——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味变质”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3(33).
[2] 张吉红.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探索[J].学周刊.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