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幼儿园中游戏教育的创意与创新
作 者:相爱萍
(南京童佳幼儿园,江苏 210038)
大
中
小
摘 要:“教育游戏化”是儿童教学的基本原则。通过游戏和知识的有效连接,使幼儿或儿童在游戏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在玩耍中学习到知识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但是,长久以来,幼儿园中的游戏教育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问题,游戏模式僵化、游戏缺乏新意等问题频出,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以幼儿园游戏教育的创意与创新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索更加新颖有效的游戏教学方式。 关键词:游戏;创意;幼儿教学
引言
游戏教学法的历史比较悠久,游戏作为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对于教育而言,其同学习具有同样重要性的地位。“优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开,生机日活”,这边是我国学者崔学古在《幼训》的一段,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游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作为学习的补充,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游戏教育是我们未来要不断探索的领域。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虞永平教授认为: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存在方式,是他们的生活内容,自由、自主和创造的游戏伴随着他们的生命成长。可见,游戏教学对于幼儿阶段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阶段的意义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游戏的形式,制定游戏规则和游戏目标,让儿童在竞赛中,在兴奋的玩耍中,不知不觉的掌握教材的知识,并以此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儿童正处于好玩的年纪,也处于知识的空白期,因此,对于他们的接受程度来说,游戏教学的方式是最为有效的,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通过不同的游戏设计补充他们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形成初步的认知。
同时,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游戏能够很好地克服部分孩子胆怯和害羞的心理。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对于在幼儿阶段的教学来说,游戏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应该成为师生之间的桥梁,成为师生间无障碍交流的平台。
此外,儿童的思维相对而言,仍处于一个表象、直观的阶段,属于天真、活泼好动、好玩的天性,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有创意的活动具有爱玩的倾向。游戏教学法,恰如其分的迎合了儿童的天生好玩的心态。在课堂上,通过模拟表演等游戏,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的思维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往往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教学开展的困境和原因
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的开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
首先,大多数教师在游戏教育的认知上偏差,游戏设计没有和学生的特点紧密结合,脱离了幼儿的认识层次,让游戏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虽然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用游戏讲述课程,但游戏结束后,幼儿又回到传统的教学环境中。
其次,教师的职业素养欠缺,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素质可以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双语教师的人才培养方面不足,游戏方面的设计和教学没有一套评价体系。
最后,家庭和社会对游戏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孩子在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活动中建立的学习兴趣,回到家里得不到延续,环境出现了断层,导致游戏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创新方向
除了要加大对幼儿园游戏教育的重视程度之外,在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创新上也要有所创新,才能够让孩子真正对游戏感兴趣。
首先要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形式,例如,可以引入竞技的因素。儿童在幼儿园阶段对于竞技的热情较高,可以通过在游戏中引入竞技游戏的因素,让孩子们对游戏产生兴趣。例如,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可以将学生按照人数分为几个小组,并且让他们内部选出一名队长,给自己的队伍取号名字,想出自己的口号等等,通过这些环节建立起他们对游戏的信念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这样能够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创设情境游戏,情境游戏的引入也是游戏教学的一种创新形式,幼儿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置身于情景之中。例如,在讲述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的故事的时候,可以通过绘本的情境重现的方式,利用一些道具布置好绘本的情境,对绘本的故事进行重新演绎,通过这样的游戏设置,让学生乐在其中。
其次,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游戏教学开展的关键,一方面要在幼师教育之中引入对游戏教学的课程,明确进行游戏设计的理念和方式,让教师能够在游戏教学上有所认知。其次,要注重教学实践中的培训,通过专项课程的形式,鼓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所要学习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游戏方案,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最后,要适当的建立起游戏教学的考核机制,将其纳入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之中,以此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和游戏教学水平。
最后,要实现家校联动共建。家庭对幼儿的语言教育具有学习环境的稳定性、学习时间的随即性、学习氛围的娱乐性和幼儿接受心理的亲和性等特征,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学习。幼儿园与家庭合二为一,要开辟游戏学习的第二战场——家庭教育。我国幼儿园的游戏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实践课题,重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游戏教育的方式和标准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家长和幼儿教师作为学生教学的参与者,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水平,只有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游戏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达到游戏教学的最终教学效果。
结语
游戏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焦点,侧面反映出游戏教学的优势。面对众多的游戏理念和方式,究竟哪一种才是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游戏教育的创新要始终基于学生为本体的基础之上,在不知该如何进行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特点,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设计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同时要注重和知识的紧密结合和链接,这样的游戏设计和教学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同时,需要关注的是,想要完成游戏教育的创新,需要教师不断增强自己的个人职业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完善游戏教学的经验体系,研发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最后,要将游戏教育的理念输送到家长那里,实现学校和家庭的联动培养,才能够让游戏教育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建萍.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0.
[2]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J].中国教师,2020(01):81-85.
[3]卓丽华. 运用游戏教学法构建中职幼师专业特色的英语新课堂[D].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相爱萍 女 1989.9 江苏南京 本科 学前教育 初级 南京童佳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