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 者:童爱平1 何国源2
(1.湖南省张家界崇实小学北校,湖南 张家界 427000 2.湖南省慈利县金慈实验小学,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大
中
小
摘 要:为落实和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体育教师也要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育素养为基础,打造创新的体育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对体育锻炼展开积极主动的探索,培养自身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自身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前言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大多不注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导致许多学生对教师充满陌生感和距离感,上课产生较强的心理负担,害怕无法完成任务而遭受教师的批评。在这种状态之下学生无法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缺乏正确认知。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就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创新思维,打造趣味性的教学课堂,通过开展差异化分层教学法和趣味游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对体育知识的主动探索中,挖掘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的身心在有效的体育锻炼中得到迅速发展,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好基础。针对小学体育教学如何有效利用创新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趣味教学导入,培养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多不注重课前导入,许多教师忽视了课前导入的重要性,经常没有过渡的直接展开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会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充满距离感,学生也无法迅速进入上课状态,课堂教学效率也无法得到保证。要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小学生正是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年纪,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前导入小游戏,通过这种创新的课前导入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学生精力集中参与教师的活动,之后的课堂教学就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单双脚跳》时,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就可以利用小游戏来进行热身,激发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参与石头、剪刀、布的小游戏,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听教师的指令,在念到相应指令时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这种趣味性的小游戏既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课堂效率也能顺利得到提升。
二、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参与意识
要确保体育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法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关心,有效放松身心,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能得到有效激发,积极踊跃的回应教师的提问,在这种学习状态中,课堂教学效率也就顺利提升了。例如,在学习《原地侧向投垒球》时,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原地侧向投垒球的要领,并掌握有效的运动技巧,为了让学生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创新性的利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背景,为学生们创设羊村运动会的教学情境,学生们在熟悉欢快的音乐声中,能够更加轻松积极的投入教学,接着教师为学生示范动作要领,并邀请学生上台为大家展示学习成果,通过学生展示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有趣的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开展分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要确保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还要意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创造性的开展分层教学。由于自身先天因素的限制,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反应敏捷,有些学生耐力很好,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通过差异化的分层教学,促使全班学生体育学习效率的共同提升。例如,在进行400米耐久跑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体能情况的不同首先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接着将不同组中体能较好与体能较差的学生区分开,在进行学生训练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时间要求,体能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加严格的时间要求,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量挑战自身的极限,开发学生的潜能。体能较差的学生,教师对时间的要求可以更加宽松,有效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分层教学法,能够确保全班体育学习效率的整体提升。
四、趣味游戏竞赛,增强竞争意识
要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善于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体育作为一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利用各种趣味性的游戏竞赛,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确保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以及更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在开展50米快速跑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接力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两两一组展开接力比赛,每组成员之间间隔50米,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增强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提升学生的体育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好动,对于体能训练能够保持高度热情,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开展趣味性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活泼、开放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在平时生活中也能自觉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从小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剑峰.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读与写,2020,17(20):246.
[2]李颖.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青年,2020,(15):167-168.
[3]孙春燕.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4):114.
[4]曲哲.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2020,(26):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