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作 者:范春晓 (山东省莒县文心高级中学,山东 莒县 276500)

 摘   要:由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创新的教学方式转变,由封闭的教学模式向开放的教学模式转变,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尝试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得生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语文应用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将探究能力列为的语文重点培养的三大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探究因素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填鸭式教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正慢慢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猜想,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高中生已经形成基本的认知观念,传统的枯燥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方面也已出现瓶颈。此时便需要教师设置恰当的、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进而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使其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那把钥匙。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在学生通读完全文之后,教师向学生抛出疑问,荆轲在行刺秦王的行动之前做过哪些准备措施。根据这一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思考,从文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又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刘兰芝被婆婆遣归,临行前着意修饰“严妆”,作者用了铺排的手法来描绘兰芝的美貌,为何作者要着意渲染呢?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后,学生阅读兴致高昂,达到了预期效果。因此,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整体轮廓,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从而顺利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
二、启发求异思维,利用开放式问题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从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启用求异思维也是高中语文课堂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有位教育学家说过:问题的提出最好能够引发学生多种回答。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提出对阅读知识的诠释性问题,还要挖掘对阅读知识深层次理解的评价性问题,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既要有根基又要有超越。
例如《沈从文的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这篇课文,沈从文从辩证的角度说明了逆境在生活中不一定是一件坏事,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逆境,会发现逆境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收获,甚至是一种恩赐。由此能够看出思维的角度不同,那么得到的启示也就不同,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自然能够得到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开放性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开放性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短短的四十几分钟无法涵盖所有的知识,因此将课外知识延伸到课内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利用教学大纲对课堂内容进行讲解的同时,可以通过选修课进行知识的课外延伸,这样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对课堂内容讲解完毕后,通过布置课外知识阅读任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角度、多方面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读书笔记活动,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诗词、散文、甚至是小说内容都可以选择性摘抄到读书笔记中。书写的过程便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设置读后感板块,让学生真正思考,真正有所收获。
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以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目的
课本知识来源于生活,有效地社会实践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未来,拥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才是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新课改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深思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另一方面更要熟虑怎样聚焦课堂,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情感体验等要素,合理使用恰切的教法,让学生从书本中体验自然科学、风土人情、世间冷暖。在学习《赤壁赋》时,苏轼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这与我们现实生活中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却是相悖的。这种情境下,如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进行思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和学习文言知识同样重要的内容。
总而言之,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种方式,教师不单单要掌握有效方法,还要学会将其合理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使这些方法真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萍.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38-39.
[2]张凌云.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7(22):47-48.
[3]蔡庆荣.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新诗有效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08):6-8.
[4]徐新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下),2008(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