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 者:朱 琳
(上海市徐汇区汇家幼儿园,上海 20003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教学目标也日益多元化。利用绘本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做好语言能力开发,有助于当代幼儿的个人成长,更有利于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正视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绘本做好实践教学创新,是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接受的工作挑战。 关键词:绘本;幼儿;语言;选择;能力
前言
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家庭教育也在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工作也因此进入改革的重要时期。关注绘本的教育作用,将其引入到幼儿教育,特别是语言教育中来,是值得关注与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选择合理绘本,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选择合理的绘本,是将绘本资源应用到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前提。新一代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学会选择绘本,明确绘本选择的原则。绘本,是为幼儿园的小朋友语言能力开发所服务的。打破成人的标准,走进幼儿的世界,才能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幼儿园绘本资源。
首先,考虑幼儿园集体教学需求。绘本的种类多种多样,特别是在信息如此丰富,图书资源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绘本种类更是多元化。绘本的魅力,在于其情节动人,文本优美,故事大多细腻富有情感,并配有十分美妙的画面。对于小朋友来说,绘本与传统的故事书相比具有更强的欣赏性。但有一些绘本适合个人阅读,有一些绘本适合集体阅读。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要考虑到幼儿教学活动为集体活动。从绘本的基本特点出发,选择适合集体教学的绘本,才能保证集体教学的最终效果。
其次,还要重视绘本故事的情节是否完整,是否有意思。这关系着绘本资源的实际吸引力,像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绘本,其情节跌宕起伏,能够为幼儿理解,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幼儿教育资源。绘本上的图片是否具有视觉美,图片的连接是否紧密,都关系着幼儿绘本阅读兴趣的形成。
最后,考虑绘本难度。幼儿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身心发展不足。选择符合幼儿年龄段和思维能力水平的绘本资源,才能使其教育价值得以开发。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视为选择绘本的第一条原则。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能够阅读哪一类绘本资源,教师要铭记于心并做好挑选。像《大卫,不可以》这个绘本,他的作者为大卫香农,这本书是作者模仿自己5岁时的画创作出来的,这一故事获得了美国凯迪克大奖。这样的作品,出自一位5岁小朋友的画作。反映着他真实的生活,也在文学行业得到了肯定。不仅符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审美需求,欣赏需求和理解需求,还有益于小朋友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合理重组内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在利用绘本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之前,教师要先设计绘本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活动设计的基础。教师要明确绘本的选择原则,但选择出的绘本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契合幼儿的兴趣和他们的学习需求。在多数情况下,幼儿教师仍然需要将已经选择好的绘本资源进行重组或删减。在教学中,将绘本资源的语言能力培养价值发挥到极限。课前的教学设计工作,不能照本宣科,要突破绘本资源的死板性。结合绘本的具体内容和绘本所陈述的故事特征,明确语言能力培养的目标,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也可以打破绘本的基本构架,通过重组的方式,让绘本资源能够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语言能力的培养涉及到不同方面,比如,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绘本故事的阅读,收获更多的语言素材。还要利用绘本资源,让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得到提高,甚至要帮助幼儿改变日常生活中不良的语言表达习惯。具有导向性的教学目标,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像《大卫,不可以》这一绘本,讲述了一名名叫大卫的小男孩儿的成长故事。要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先将绘本中的文字删除,只提取绘本中的图片资源。利用图片资源,发散幼儿的语言思维。让幼儿通过个性化的语言组织行为,能够表述图片中的故事,促进幼儿语言创造力的提高。
三、创新应用方式,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首先,利用巧妙的方式加以引导。在幼儿绘本教学活动中,导入的方式不止一种。有效的导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关注绘本中的故事。教师可以利用绘本的封面、绘本故事的名字、主角的名字、故事情节,去吸引幼儿,使绘本教学效果更好。像《大卫,不可以》这个绘本的标题具有吸引力和讨论性,在培养幼儿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针对“大卫不可以”这个名字,先想一想大卫不可以做什么,他做了什么,谁阻止了他。让幼儿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自由表达,才能让语言的使用魅力得以彰显,使他们对绘本内容充满兴趣。
其次,要关注绘本内容的朗读。朗读能力,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朗读不只是单纯的读,而是有感情、有技巧的读。幼儿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到绘本故事中,能够使绘本故事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提高幼儿的绘本学习热情,使语言的情感表达作用与信息传达作用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学生的语言能力中。
最后,要关注绘本教学中的提问。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通过适当的提问,激活幼儿的思维。让他们认真听,认真理解,这也是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的关键。在问题的引导下,幼儿注意力集中,不仅会主动猜测故事情节,还会发表个性化看法。像利用绘本中的图片,教师提出大“卫在做什么?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为什么说不可以?你看到了些什么?妈妈看到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会说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提高幼儿语言的逻辑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发与利用绘本资源的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有了良好的教育工具,幼儿有了更好的成长助力。在探究绘本应用模式的初级阶段,会面临较多困难。利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探究绘本的有效应用方式,解决幼儿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幼儿在绘本的支持下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玉花.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初探[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2):277.
[2]王小芳.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初探[J].才智,2019,(34):191.
[3]李凤娥.结合绘本教学,提高幼儿语言表达[J].神州,2019,(22):118.
[4]马翠莲.绘本教学中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8,(83):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