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纯PPT”教学现状及教改探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纯PPT”教学现状及教改探索

作 者:廖 秀 黄 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项目名称: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JGA393.

 
摘   要: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既要紧跟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要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采用“PPT”教学,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教学内容和结合设置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从而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PPT”教学;教学教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种高等教育资源有效形式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是独立学院不可缺少的一门公共课程,如何更好地进行高等数学教学,一直是教师们探究的问题。特别地,“纯PPT”高等数学教学已成为目前较普遍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就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纯PPT”教学现状及其进行探究分析。
一、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纯PPT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纯PPT”的方式进行教学。数学是一门公式推导与计算比较多的学科,数学教学中时常需要“数形结合”。“纯PPT”教学为教师上课节省了书写题目的时间,方便了对教学时间上的把控,“纯PPT”教学是否适合推广?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消耗很多时间与精力准备PPT,比直接板书授课的时间多很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PPT”增加了教学中的趣味性,可以很好地进行图形展示,减少了课堂气氛的枯燥乏味。另外,“纯PPT”教学是一种可以保留上课内容的教学模式,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走神,学生课后仍可通过PPT进行“温故知新”。但是,“纯PPT”教学是有一定缺陷的,比如:1.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如果他们对教学内容及逻辑性不是非常强的话,教师容易给学生带来“念PPT”教学的感觉。2.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虽然弥补了1中提到的缺陷,但数学毕竟是一门符号与公式比较多的学科,“纯PPT”教学是教师一边说一边展示PPT的过程,这样的上课模式容易给学生造成视觉、听觉上的疲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3.独立学院的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层面、对知识的渴望度、自主学习能力等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口述性及PPT展示的高等数学教学会让他们学得较困难,教师需要更加详细地讲解知识点、演算过程。此外,高等数学这门课与学生的其他课程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很有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这门课的知识点。显然,“纯PPT”教学很难达到教师所想要的教学结果。
二、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纯PPT”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PPT+黑板”教学
在“PPT”高等数学教学中,为了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视觉疲劳,让学生感受数学定理定义的推导、计算题的演算过程,教师可以采取“PPT+黑板”的教学方式。当然,目前也有教师已经使用此方式。但是,因为PPT显示屏幕与黑板的摆放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从而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据我了解,有些独立学院的黑板只有一长块黑板,PPT显示屏幕占了一半的黑板,导致教师的板书有限,出现时常擦黑板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在知识点上的链接是很不好的。有些独立学院的黑板只有4块黑板,PPT显示屏幕占了两块黑板,还有两块黑板可以写,板书稍微比第一种情况好一些。根据学校的条件,我曾经也使用了后者教学。但后者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高等数学属于公共课程,人数一般都会比较多,PPT显示屏幕是悬挂在黑板外的,教师板书时,会出现有部分学生看不到黑板的情形。所以,我们所探究的“PPT+黑板”教学是PPT显示屏幕与黑板摆放合理,也就是改进前面提到的两个情况。把PPT显示屏幕与黑板结合或PPT显示屏幕嵌入黑板的情况下,我们将“纯PPT”教学转化成“PPT+黑板”教学也是一种教学效果很好的模式。
(二)“PDF+手写板”教学
在学校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进行“PDF+手写板”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高等数学课程属于大课,学生人数都会比专业课学生多,避免不了有部分学生要坐到教室后排。教师板书字体大小有限,学生占座成了普遍现象。最终引起后座部分同学直接不听课,降低了教学质量。而“PDF+手写板”在教学上有哪些优势?首先,教师在手写板上写字,可以直接将字体投影到PDF上,字体大小是可以调整的,解决了刚才提出的“占座”问题。然后,PDF类似于教师课前准备的教案,实则教师上课使用时,只有题目,没有过程。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在平板上书写过程,节省擦黑板的时间,避免粉笔灰对教师健康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PPT”高等数学教学是目前比较普遍的教学模式。根据高等数学课程的特征,如何将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与“PPT”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探索出属于独立学院特色的数学教学模式,这是教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育栎.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教改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56-57.
[2]廖星男.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思考——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J].新西部,2019(06):36-37.
[3] 卢珍.关于增加高等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8(03):11-14.
[4] 罗崇敏.现代教育新论[J].思想战线,2009,35(06):1-4.
作者简介
廖秀,女,广西玉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学位:硕士;研究方向:微分方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