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作 者:姚焕卿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韵琴小学 511400)

 摘   要: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有所忽视,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庭、爱自己、爱学习。

关键词:小学生劳动教育;必要性
我国教育历来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劳动教育存在“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问题,中小学生也存在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机会的问题。[1]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失尤为严重,小学生不热爱劳动,劳动技能低、劳动知识少、生活自理能力差、鄙视劳动人民等现象比较普遍。长远来看,这样不利于个人成长成才,也不利于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十分必要。 
一、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劳动教育是少年儿童养成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劳动教育,能使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一切的观点,通过开展“校园保洁小能手”活动,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主动维护校园的环境卫生,并以班为单位承担包干区打扫校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苦与乐,感悟劳动最光荣,尊重劳动人民与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更加热爱为我们提供生活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源的伟大祖国。如果缺乏劳动教育,小学生可能不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可能缺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尊重,更遑论热爱祖国。因此,劳动教育与爱国教育可以相互融合,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二、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关爱家庭
除了学校的劳动教育,家庭的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要,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从而更加顾家、爱家。最简单直接的家庭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教会孩子做家务劳动,例如洗碗、扫地、拖地等。我们应该明白,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精神上的愉悦,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很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但是不少家长可能会嫌弃孩子做得比较慢,或者做得不够好而批评孩子;又或者只一味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专心学习,继而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操作锻炼生活技能的机会,什么事情都包揽在自己身上。长此以往,不仅打击了孩子做家务劳动的积极性,也打消了孩子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还可能会在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错误的思想观念,让孩子误以为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不用承担家庭责任,形成恶性循环。
然而事实上,只有让孩子从小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孩子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才能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进而更加关爱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三、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珍爱自己
劳动教育与爱国教育、爱己教育等其他各种教育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的。我们可以通过劳动教育,促进达成爱己教育的目的.例如自己刷牙洗脸、洗衣等。在学生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时,所体现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其实就是珍爱自己的表现。珍爱自己的学生,会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会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些都需要劳动教育。假设一名小学生缺乏劳动教育,他可能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失自理能力,不能独立生存于社会,从而怀疑否定自己,厌弃自己。因此,劳动教育与爱己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珍爱自己。
四、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
劳动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学习。劳动教育能向学生传授劳动知识,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小学生缺少劳动教育,可能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达标,严重的可能还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我校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爱劳动、爱学习,每学年都会举行“生活技能大赛”,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学习并提高相应的生活技能,最终以比赛的形式选拔出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鼓励广大学生认真学习生活技能。除了“生活技能大赛”,因为从中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烹饪技巧,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还能品尝到自己做的美味的劳动成果,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更热爱学习。
既然劳动教育如此有必要,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呢?为推动小学劳动教育的良性发展,必须在实践路径上创设特色化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组织社会公益劳动的实践活动,践行依托家庭生活的家务劳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渠道。同时还要采取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小学劳动教育。例如学校可以进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校园卫生值日、烹饪课、职业体验课、技能比赛等。此外,学校要注意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参加各种家务劳动的情况,保证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和经常性。又如寒暑假布置家务劳动作业,并让学生以视频、照片、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下来。又或者利用综合实践课,邀请家长到校传授自身职业技能。这些劳动教育活动比起老师的理论讲授课可生动活泼得多,更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事实上,劳动教育不只是技能学习,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养成,重点不在于学会,而在于鼓励动手与培养兴趣,从而感悟生活与做人的道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15-07-24)[2019-06-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
[2] 本报评论员.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