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说说小学数学中的简便运算
作 者:唐 为
(重庆市北碚区状元小学,重庆 400700)
大
中
小
摘 要:《新课标》指出简便算法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便算法,是提高学生运算速度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对于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培养数学学习的能力。那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运算律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运算
一、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运算性质。
我创设买东西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性质。妈妈带100元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袋洗衣粉用去36元,买了一块毛巾用去25元。妈妈还剩多少钱?生1:先算买洗衣粉后剩的钱,再算买毛巾以后最后剩的钱。100-35-25=65-25=40(元)。生2:先算买洗衣粉和毛巾一共用去的钱,再算剩下的钱。100-(35+25)=100-60=40(元)。通过观察学生知道100-35-25=100-(35+25)。照样子学生还能写出很多这样的式子,于是我们得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更牢固,我还让学生编可以运用减法性质解决数学的问题。生1:教室里有40人,先出去了7人,接着又出去了5人,教室里还剩多少人?可以这样解答:先算出去7人后,剩下几人?再算出去5人后还剩几人?40-7-5=33-5=28(人)或者先算一共出去几人,再算教室里剩几人?40-(7+5)=40-12=28(人)。生2:一本书有68页,我第一天看了10页,第二天看了12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可以这样解答:先算第一天剩几页没看,再算第二天剩几页没看?68-10-12=58-12=46(页)或先算一共看了几页,再算还剩几页没看?68-(10+12)=68-22=26(页)。通过学习例题,再通过自己编题,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又从数学问题回归到生活的过程,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拓展了数学视野,而且提升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借助运算的意义理解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运算律,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师们更多地强调对运算律的运用,而忽略了运算律本质的理解,所以学生理解不到位,难以掌握。教学时我借助乘法的意义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
56×101可以怎样算?说说理由。因为56×101表示101个56相加,就是(100+1)个56,也就是100个56加1个56,所以101×56=(100+1)×56=56×100+56=5656。这是把共有几个几拆成几个几与几个几的和。23×17+23×83可以怎样算呢?因为17个23加83个23是(17+83)个23,也就是100个23,是2300,所以23×17+23×83=(17+83)×23=100×23=2300.这是把几个几与几个几合并成共有几个几。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然后合作交流,懂得了乘法分配律的正向运用就是把共有几个几拆开,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就是把几个几和几个几合并。
三、巧借直观帮助学生掌握运算律。
我们知道数形结合的思想与学生的学习如影随形,因此学生在学习运算律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直观的情境图,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丰富表象,然后逐渐抽象,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规律的模型。
“六一节”快到了,四1班舞蹈队8名同学准备买舞蹈服。如果一件上衣125元,一条裤子7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画示意图理解题意:
横着看: 8个115
横着看: 8个85
竖着看:8个(115+85)
横着看,有8个115,115×8可以算出8件上衣的钱,还有8个85,85×8可以算出8条裤子的钱,最后把115×8和85×8加起来,那么115×8+85×8就可以算出上衣和裤子一共需要的钱。竖着看,有8个(115+85),那么(115+85)×8算的是8套衣服一共需要的钱。不论怎么算,算的都是8件上衣和8条裤子的总价,或者说是8套衣服的总价,所以115×8+85×8=115×8+85×8。然后用符号化思想,抽象出乘法分配律a×c+b×c=(a+b)×c。由于(115+85)×8计算更简便,所以体现了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这样,在我有意识地引导下,学生在直观的示意图中明白了等式在形式上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逐步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解了分配律的本质,成功构建规律模型,这样对于规律的运用也会更加灵活自如。
四、在观察比较中厘清运算律。
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运算律。为了让学生将二者区分开来,我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厘清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观察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公式,即(a×b)×c=a×(b×c)和(a+b)×c=a×c+b×c。你有什么发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发现,从数的个数来看,乘法结合律中自始至终都是3个数在运算,而在运用乘法分配律中,参加运算的数会从3个数变成4个数,或者从4个数变成3个数,4个数中有2个数是相同的, 即有2个c。从运算符号来看,乘法结合律中只有乘号,而乘法分配律中既有乘号又有加号。从运算顺序来看,乘法结合律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变成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1个数,而乘法分配律是由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变成先算两个乘法再算加法。
总之,要帮助学生学好简便运算,必须让学生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才能在既有效又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理解算理,学好运算律,提高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艳东.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简便运算[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