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 者:钱绍仙 (云南省楚雄州武定民族中学 651600)

 摘  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障。同时在化学教学课中融入学生实验和探究实验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用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发现和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发展学生的化学实验设计能力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实验;重要性
以前,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我潜意识认为在有限的每周3节化学课上做学生实验和探究实验是在浪费时间,于是有些本该学生做的实验变成我做学生看,有些探究实验变成了我讲学生听,有些演示实验用播放视频代替。慢慢的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化学实验课成了最无聊、最难、最无效的化学课。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我重新重点、仔细的研读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实验部分,《课标》指出,要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强调化学实验的作用是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并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重视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还需充分关注学校的、家庭的、身边的多种资源,不断地开发、优化和利用好这些资源。为了能在有限的每周3节化学课上做好学生实验和探究实验,并能按时完成教学内容,我开始从资料,网络等上关注高中化学实验的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
例如必修1第三章第1节第二课时中的钠和水的反应,我认为该实验的目的是让同学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尽管教材中实验装置简单,便于准备,但实验过程中不免暴露出不足。首先无法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其次天气寒冷时,烧杯很容易破裂,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两个问题我对原教材中的实验做了一些修改,即将烧杯改成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经过修改的装置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仪器或设备,并且改变了教材所述的实验中生成气体不便观察和检验的缺点,同时安全系数增大。
在课前把学生进行分组,并要求提前准备好一个矿泉水瓶和一根大头针以备下节课做实验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下就被提高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用下课的时间看教材内,胆大的跑来问我矿泉水瓶和大头针是用来做什么实验的?教材中没有吗等问题。有条件的学生还积极主动的去查阅材料,提前做好了准备。
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做好了准备,整个实验用了2—3分钟。每个小组的实验现象都很明显,学生能极好地观察到反应产生了气体及该气体的可燃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容易判断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为氢气。通过加入酚酞使溶液变红,而判断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之后针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最后选派代表与同学、老师交流,老师进行适当的修改、完善,形成系统知识。这一节课我按时按量的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且学生在课堂上都表现的比较积极,精神状态很好,课堂练习完成的比预期中的还要好,在以后的考试中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的特别好。有了这次成功的教学经历,现在我的化学教学课中学生实验越来越多,探究实验也选择性的进入了我的化学教学课。实验在我的化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勇于创新、勇于质疑、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精神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工协作,锻炼了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新的较为复杂的化学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从中真正感受到观察、辩论、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
总之,化学教学中要尽可能的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使学生参与探究过程,要尽量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王祖浩等   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1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22-24
[3] 郑长龙等,《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