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让每位少先队员都能发光

让每位少先队员都能发光

作 者:吴志玲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第四小学 525100)

 少先队组织,它是少年儿童出巢练翅,由小家庭走向社会大家庭的驿站,是促进广大少先队员全面发展和各项社会化的一个“理想家园”。在欢乐的少先队中成长,让每位少先队员都能发光,是社会赋予辅导员的神圣职责。

当今影业界制作关于校园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很多,里面不乏描述同学如何捉弄同学、戏弄老师的情节,如在《伦文叙老点柳先开》电影里,伦文叙把放了百毒鸡粉的参汤端给新来的老师反而被校长误喝的场景,让人喜不自胜,尤其是校长喝了汤后像一只鸡一样不停地“咯咯”叫的时候,更是让人捧腹大笑。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者,我也特别关注校园题材的影视剧,但是在笑过之后,我总是不停地思索,该如何协调好孩子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才能收获最大的教育效果?教育是一项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师生之间远不止教与学那么简单。除了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老师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我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中,各种各样的孩子接触了不少,成绩有好的差的、性格有乖巧的调皮的,但让我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一名别人眼里的“问题生”——苏小明同学。通过与他的故事,让我更加坚信一个道理,每一位孩子都能发光。
一、查找原因,用心接近孩子
小明同学刚入读我所带班级的时候,瘦瘦小小的他和其他同学并没有太多的差异,可开学不到一个星过期,就陆续接到孩子们甚至家长们的反映,说小明在校经常欺负同学。听到这情况我真是有点惊讶,我觉得他挺安分的呀。经过调查,发现这孩子是一看我出现就装乖,我一转身他就坐不住了,找各种各样的机会骚扰别的同学。他还喜欢搞恶作剧,行为令人哭笑不得。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行为形成有其特定的因素,与他平时所处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为了解其中原因,我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有效的进行干预和教育。因此,我首先进行家访,做好调查。我发现小明同学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在他十岁的那年知道他的父母只是养父母的时候,他觉得他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他就开始放弃自己,开始不停地搞恶作剧,试图引起父母的注意,对待父母的态度也非常恶劣。了解小明的家庭情况后,我深入他的家庭和他的父母进行多次的沟通,争取家长协调教育,使家长明白孩子这些表现后面存在的心理问题。于是我采取了亲之近之的教育策略,决不能因为他气我,不听从我,我就离他远远的。我的办法是,你越看不上我,烦恶我,我越接近你,越亲近你,我不相信这块冰就融化不了。在接触孩子的时候,逐渐深入到他的心灵深处,了解到他的想法,也尽量做到从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给予他更多的包容和关爱。由于心灵与心灵相碰撞,时常蹦出一些闪亮的火花,渐渐师生之间也“铁”起来了,几乎无话不谈。我想,这种情感感化法总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平时不做工作,天天盼着不出问题,等出了问题再设法敷衍一下强多了。
二、寻找闪光点,促孩子有效转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用四颗糖果教育了一个淘气的孩子,这里面即彰显了陶先生高贵的品格,也包含了很多的教育智慧。如何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是我们新时期教师的一项技能。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都明白,一些所谓的“问题生”在并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表现很差,利用孩子的闪光点对后进生进行激励教育,往往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做转化工作的过程中,要精心观察,善于研究,找出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来加以鼓励,多表扬,少批评,使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小明同学人虽然很矮小,但是他非常喜欢运动,跑步也非常快,我利用他这一点让他参加校运动会的短跑比赛和接力赛,结果他短跑取得了第二名,我们班的接力赛也获得了第三名,为我们班争了光。于是我在班会上大大地表扬了他,让他知道他也是可以很棒的。现在他不但守纪律,还担任班中的值日工作,管理班级整整有条,孩子们也非常喜欢他。
三、爱护自尊心,增强孩子前进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是上进不可缺少的动力,作为教师决不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心理学告诉我们:“问题生”比优等生有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平等和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虽然小明还是偶有犯错,但是我从不在孩子们面前批评他,每一次都是单独找他谈话聊天,尽可能地爱护他的自尊,帮助他去掉自卑感,增强他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与科任教师、班干部进行沟通、协作,从小明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多层次考虑,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促使小明同学不断进步。
四、加强家校联系,巩固转化效果
教师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是保证教师意愿成为现实的前提,家庭教育则是巩固学校转化效果的保证。任何一个“问题生”的转化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因此我经常和小明的家长联系,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使教师了解孩子在家的动态,双方共同努力,促进转化的进程。现在的小明与刚接手的时候有了迥然不同的形象,爱整洁了,讲文明了,也不惹是生非了,和孩子们的关系非常融合。成绩虽然还是有点跟不上,但上课已经能安静地听课做笔记了。他常常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给你惹麻烦了,我会努力学习的。”看到他的转变,看到他为理想努力的样子,我觉得所有为他付出的心血都是值得的。
多年来担任辅导员工作使我体会到,对成绩好的同学要关注,对待所谓的“问题生”更要有一份爱心,关爱孩子,理解他们,主动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前进,我们才真正尽了一个辅导员应尽的职责。每一位孩子都是降落人间的天使,希望我们辅导员用爱心与努力,为他们插上飞向成功的翅膀,为祖国的强大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