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
作 者:刘汝华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张应镇张应小学,山东 胶州 266300)
大
中
小
摘 要: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所以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促使教学设计更具规范化和学科化,本文就小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的有效对策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规范化;学科化
前言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是指在理论知识的支持下,使用有效和多样的方式,系统、科学地规划每一个教学环节。一个科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师生及时掌握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规范化和学科化设计,是教学环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
一、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流程不规范
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只有在有序的教学流程中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也就是教学流程的规范化,教学流程的规范化应该贯彻到教学环节的每一个部分,包括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但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流程不规范的现象,有些老师急于求进,忽视了教学环节每一部分之前的关系,有的环节直接跳过,这就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的规范化就包括教学流程的渐进性和层次性,每一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来。教学规范化是教学的必然趋势,更是发展方向,教师只有将教学规范化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作为一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之一,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学设计就如我们做事情之前的“想”,只有在课前设计好一节课的“行程”,才能在课堂教学的行走中顺利前行,也可以说教学设计是兵法,课堂教学是实战。 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存在一些弊端,教学设计只是表面形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设计的天花乱坠,但是缺少具体的实践,很难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还有一部分教学设计只注重好看,但是不具有实用性,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适合教学内容,不能被这个特定阶段的学生所接受。因此,教学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也是衡量教学设计的一个标准,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设计,不断提升它的科学性。
(三)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对于小学教师的要求相对于初中、高中来说要求较低,所以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小学教师由非本专业教师担任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说明很多小学老师缺乏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虽然这类教师在上课时也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在教学设计方面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不能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千篇一律,不能优化教学设计,这些都是专业素质不高的表现。除此之外,很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与老师的互动和交流又少,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得融入课堂,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二、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规范化和学科化的有效策略
(一)规范教学标准
首先,教师要明白教学设计对于一堂课的重要性,规范教学标准。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教材背景等进行分析,结合各方面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使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学校要对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进程、教案设计等进行监督,并做出具体的规定。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制定一个完美的教学流程,包含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背景分析,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与得到的这些需求分析的结果;其次就是前期的教学准备,包括备课、备学生以及教具的准备等;然后需要一个完美的开场设计,一个好的开场是一个教学活动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需要教师提前根据教学内容做好设计;然后就进入到了教学过程的操作和应用,在过程中一般结合内容,会进行一些讲解或者教学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最后是教学总结、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后反思等,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缺一不可,每一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需要教师精心关注并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部分。
(二)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教学设计等于工程师设计蓝图,必须要有科学性,教学设计具有科学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设计的根本是为了学生学习;教学设计的灵魂是发挥教师作用;而教学设计的合力是合理运用教材。相反,不关注学生的课堂是无源之水,不发挥教师作用的课堂是散沙一盘,教材理解不到位、教学内容不合理的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所以,如何能把内容简单又重要的课设计出厚重感,内容复杂、难度较大的课设计出深度和广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研究每个单元、每一课,按系统控制、整体优化的标准进行教学设计,使之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去进行教学设计,才会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下手。学校要重视起对教师的培养,加强培训力度,顺应新课改形势下对于教师的要求,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在校内组织向优秀教师学习、听课等,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个科技化时代,信息化对于教师提出了新挑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先进设备。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不断用新思想、新经验充实自己,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使教师的专业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够强。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设计过程的理解和努力,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并且专一且认真地对待教学设计,不断用新技术和新技能充实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改善教学方法和环境,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更具规范化和学科化。
参考文献
[1]黄晓,孙丽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4,23(04);111-120.
[2]徐金武. 试析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 新课程(下),2016,(07):105.
[3]崔莹. 小学科学规范化教学设计探究[J]. 才智,2017,(01):85.
作者简介
姓名:刘汝华(1962.11)民族:汉,籍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小学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