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作 者:莫祥红
(广西北海市海城区第十五小学,广西 北海 5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其德育教育内容不仅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展开,同时音乐教材中还包含教育学生要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树立远大的理想,继承革命的传统,以期培养学生的中国自信。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在多个角度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分析
引言
众所周知,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小学艺术教育当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根本内容,同时具有丰富且十分深刻的德育内涵。除此之外,小学音乐课本中还蕴含着教育小学生要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结合自身情况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继承革命的优良传统,同时尊敬师长,与同学相互有爱。为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有关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包含人格、心理、道德以及审美在内的各方面能力。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和民族自信的养成,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导小学生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联系教学内容,激发爱国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音乐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找寻教学中与德育相关的契合点,探寻歌曲背后蕴藏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实现小学音乐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在教学小学音乐接力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卖报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这首歌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插图,同时配合音响的背景辅助效果,为学生讲述在旧中国上海报童为了生计,在饥寒交迫之中痛苦生活的现象,为学生揭露在旧社会中的民不聊生、社会腐败黑暗的现实。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强烈热爱之感,使学生们更加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树立认真学习、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从而形成坚挺的民族自信。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拓展有关树立民族自信的其他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共产儿童团歌》等,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品质,最终形成中国自信。
二、鉴赏中华名曲,培养文化自信
在小学音乐德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学科在培养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方面的价值和优势,通过带领小学生欣赏中华名曲、听唱经典民歌、学习民族舞蹈和了解音乐名人等形式,进一步促进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落地生根。
比如,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鉴赏中华名曲的过程中领略民乐之美,中华名曲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当中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华儿女向世界展示“东方品格”的智慧结晶。不同的歌曲都经过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和体现,不仅体现了乐器的魅力,还彰显了歌曲丰富的内涵。比如;歌曲《二泉映月》就是一支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这个作品能够展现一种深邃的意境,同时也彰显了二胡是古典艺术当中具有最高点表现力的乐器。通过鉴赏中华民曲,促进学生加深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形成文化自信。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听唱经典的民歌,体会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在生产劳作过程中创作民歌体现旺盛的生命力,比如,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江苏民歌《茉莉花》等,这些歌曲都是享誉世界范围之内的,同时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听唱经典民歌,能够促进小学生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弘扬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开设课外活动,培养集体责任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情操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心理学家曾告诉我们,大部分儿童都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借助这个特征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倡导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给予学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与空间,充分结合学生热爱表现自己才艺的心理,组织校内合唱团队、舞蹈队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团结协作、协调统一,必须要树立起坚强的集体责任感,这样才能够实现一场成功的演奏。
比如,在组织合唱《歌唱祖国》一曲时,需要每个成员之间都能够做到音准、颜色以及音量之间的默契配合,每个学生在合唱中各司其职,演唱属于自己的部分,这样才能够发挥最佳的合唱效果,进而促进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形成集体主义自信。再如,在鼓乐队训练《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引导学生去感知整体声音的协调性以及在和声时产生的美感效果,让每个学生都感知整体的凝聚力。这样一来,学生便会深刻认识到自己是整体当中的一员,因此自己必须要服从整体需要。这样学生们不仅养成了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思想品质,同时也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强化了集体自信和爱国情感。
总而言之,在音乐教学中一直有句话:“学艺先会做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必须要认识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小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的注意力,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包含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在内的中国自信心,实现小学音乐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英.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探[J].基础教育,2018,9(04):132-133.
[2] 刘易阳.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小学音乐教育,2018,(06):154-155.
[3] 贺庆玉. 试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艺术素养教育,2018,(09):143-144.
[4] 廖周蓉.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探析[J].教育 科学:全文版,2016(9):40-41.
[5] Cui limei. On my opinion on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J]. Reading, writing and calculation: teachers' edition, 2017,9 (35) : 3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