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析
作 者:刘玉秀
(广东省廉江市石岭镇秋风江小学,广东 廉江 524400)
大
中
小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实力的逐渐提高,我国各项事业都处于发展变革的重要阶段,在教育教学方面我国逐渐转变传统方式,实行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班主任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掌握,更要在管理班级中合理运用德育教育,有效实施激励政策,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高学生综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激励策略;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逐渐普及到我国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但是在小学班主任实际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仍然会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管理班级中重视成绩化和制度化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小学班级体各项事务有序发展,但这种过于僵硬化的管理体制不利于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交流增加,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在如今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应该从小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和成长时减少对学生的批评和指责,应从各个方面实行激励策略,促进小学生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和交流,进而有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健康学习和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行激励的促进措施
(一)转变班主任传统管理理念
在传统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只是采取简单粗暴的高标准、严要求,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通常采用一己之见,在班级管理制度制定时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因此,在如今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转变传统教育思维,注重将自身想法和小学生思维相结合,同时更应该注重观察班级内每个成员的不同状况。在管理班级中采用德育教育管理模式,不应过度批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应该主动帮助学习成绩较差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分析其在学习中的不良学习方法和原因,给予学生鼓励,进而在无形中减少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自卑心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班级体管理中茁壮健康成长。例如,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观察学生的上课表现和下课表现,进而使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有所了解,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案,促进小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得到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茁壮成长。
(二)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便是小学班主任,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思维认知观点尚未形成,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模式和特点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如今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减少对学生的指责和批判,应该主动用自己的关爱和理解感化学生,使得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正能量观点。在小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小学班主任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积极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对学习薄弱点重点攻克。在小学生生活中出现困难时,班主任应该首先帮助学生分析困难出现原因,之后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最后将解决问题的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在接下来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有效解决。在小学生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小学班主任应该从不同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和睦相处。在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应该多奉献一份爱心和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班主任无私的爱与关怀,促进学生用积极正能量的观点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运用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增强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过度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班级事务管理中通常对学生的严要求、高标准。虽然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小学班主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认知是严厉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通常会畏惧与班主任交流,使得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实际情况了解较少。因此,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和进行,在现如今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应该采用德育教育模式,当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班主任指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根据困难做出自身改变,在这种德育教育管理模式中,小学生对于班主任的畏惧心理会逐渐减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和班主任沟通和交流。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尚为形成系统的思维认知观点,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不足,在小学阶段经常会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不利于促进小学生之间良好友情的构建,在小学生学习成长中如果对学生的不良情绪不及时纠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塑造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点。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如今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和不良情绪,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三)有利于打造优秀班级体
在传统小学班级体管理时,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文化课程学习重视程度较高。在这种管理模式中虽然小学班级体的整体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但却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得小学班级的发展存在片面性。因此在如今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应该积极采用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注重学生多方面成长和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和心理情绪的变化,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小学班级不仅仅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班级整体素养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发展,小学班级学生整体能力有所提升,在潜移默化中有利于优秀班级体的打造。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如今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主动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在小学班级体管理中采用德育教育管理理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优秀班级的打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培养正确人生价值观点,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金红.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艺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60.
[2]于朝霞.探讨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5):30-35.
[3] 倪红,杨舒.基于情感教育模式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初探[J].民风(科学教育),2013(4):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