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价值链的高职专业群动态开发思路浅析

基于价值链的高职专业群动态开发思路浅析

作 者:郑 锂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10800)

 “一流”院校建设背景下,强化专业素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专业群尤为重要。传统的专业群集成方法并不适应多变的、竞争激烈的行业特点,也不利于资源充分共享,因此,寻求更好的专业群建设途径显得非常必要。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来的,认为企业的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高职教育涉及三大关系:企业、专业和学生。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三者都会表现出自身的价值,存在“价值链”,这是本文开展后续研究基础。
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群,其表现内容包括:以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以提升实训水平、构建完善的实训体系为重要保障,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强化专业群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而要实现上述所讲的每一个方面,甚至在这些方面有突破性的发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面对这些品牌专业群建设任务,需要从根本上了解其内部关系和外部联系,形成较强的专业间互动和专业群共享等,从而保证真正实现“品牌”专业群的打造。
参照“波特价值链模型”分析专业群建设相关的“三大价值链”。企业需求价值链: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剖析高职人才在企业中可形成的价值链。专业群由单独的专业建设到专业群的整合、资源共享等存在价值链的传递。人才培养的价值链更为具体,表现在高职体系教育的各个方面。只有分析清楚这些价值链,才有助于了解价值链后续的升级过程及状态。
价值链的形成是基于活动的,但贯穿高职教育的活动会随着行业发展、企业调整、教育投入等发生改变,因此“价值链”是可变的。根据“价值链”的演进路径,希望价值链是向“增值”的方向发展。分析可知,专业群的升级路径主要表现如图1所示:step1:寻求独立价值阶段,该阶段各专业独立建设,建设效率高,实施快。Step2:当step1达到一定程度后,进入step2,即整合价值阶段,开始探索专业群的建设,由于需要多专业间的协调配合,导致期间专业群建设速度慢,效率较低。Step3:当step2的模式逐渐清晰且形成一定成果后,进入step3的阶段,即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开发阶段,该阶段主动性强,适应力强,形成成果速度明显加快,且效率高,在建设过程过动态调整自身能力,发挥专业群优势。
 
图2 基于“价值链”的专业群发展升级路径简图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构建基于价值链的品牌专业群动态开发理论模型,主要步骤列举如下:
①明确品牌专业群建设内容:如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及其它资源库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
②给出品牌专业群动态开发支撑机制:包括给出动态开发过程中的对象、方法、手段、步骤、目的、评价等方面。
③给出动态开发中“三大价值链”的相互关系,给出他们和品牌专业群建设的关系及在专业群开发过程中地位,给出它们和品牌专业群开发的互动模型。包括阶段特征、演化过程、内部资源、外部资源等多个方面。
④给出如何实现动态的可持续的调整、如何将现有的方法(如课程改革、第二课堂建设、技能竞赛、资源库建设、实训基地共享等等)融入到“价值链”中去。
⑤以具体的高职专业群为例,利用上述模型步骤逐一分析如何利用“价值链”理论进行专业群的动态开发。
本课题拟在多方面具有理论创新的角度,需要重点关注下述问题:
(1)剖析“价值链”理论用于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研究的可操作性。只有操作性较强,才不至于出现理论的生硬搬迁,才能保证后续研究的可实施。所以这是首要分析透彻的问题。
(2)品牌专业群开发中“三大价值链”的分析和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提出依据“价值链”理论中专业能力的动态演进,构建适用于品牌专业群开发的三大价值链升级路径,如从独立的专业建设到专业间合作及资源共享再到良好互动和共同对外营销并适应内、外部动态发展这些都可能是专业群演进过程的表现。但这些成果是建立在基本概念清晰,“三大价值链”的分析明了的基础上,理清基本概念因此也尤为重要。
(3)建立基于“价值链”的品牌专业群动态开发模型及其应用
这个问题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根据阶段特征、演化过程、内部资源、外部资源等对动态过程中的各专业独立价值、整合价值、适应内外部变化的动态价值等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信服力较强的动态开发模型。最后,要将模型应用于轨道交通类专业群开发,因此需要保证理论的完整性、实践性、实用性。
形成一个辨识程度高、特点明显、竞争力强的专业群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既能加强核心专业的建设,又能发挥优势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相关专业的提升,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并形成专业群体适应市场的优势,灵活地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培育急需的新兴专业,强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建设;有利于专业间形成合力,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有助于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因此,探索和建立专业群的动态开发模型对促进专业群能力提升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有较大的影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之一。
 
作者简介
郑锂(1986),女,仡佬族,贵州,副教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