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安全育人视域下的平安校园建设思考

安全育人视域下的平安校园建设思考

作 者:张学莲 (贵州省盘州市第五中学,贵州 盘州 553501)

 

 
摘   要:“总体国家安全观”给学校安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平安校园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国家“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代背景下,我们教师要立足于平安校园建设,为学生创造安全学习环境,将平安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头等大事,作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本文笔者从一名英语教师的视角探讨平安校园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平安校园;安全教育;教书育人
前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强调平安校园建设乃当前中小学乃至高校的重要工作,也是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教师,在实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也要站在平安校园的高起点设计课程,优化教学活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安全工作新模式,凝神聚力建设平安校园。
一、落实安全责任,创建平安校园
创建平安校园并非“喊口号”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围绕平安校园建设理念,我们首先需要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完善校园管理制度,积极构建校园管理防御体系。针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强化安全责任。首先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进行学校管理,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学校结合教育部校园管理作政策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以此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明确职责、防控风险。
二是抓措施落实,建起安全屏障。校园安全软硬件是平安校园的一道屏障,是维护校园安全,保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在积极建设平安校园的征途中,我们学校应该主动完善安全软硬件,从配备安保消防器材、校园监控设备等到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省略,更不可敷衍了事。
三是抓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是提高全校师生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认为安全教育就是班主任的事情,实则不然。安全教育工作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事,英语教师也不例外。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可以将每学期开学第一课作为安全教育课,开学第一周作为安全教育周。从英语教师的角度而言,笔者采用的是周期循环教育,每一个月定期举办一次安全教育,同时也非常注重将安全教育融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一次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构建课程文化,创建平安校园
如果说制度是构建平安校园对全体师生提出的硬性要求,那么文化则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系,也是提高全体师生安全意识的隐性资源,其实施途径包括两种,一种是将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另一种是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提高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故此,广大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和“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法治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震减灾教育、防溺水教育、防暴恐教育、防邪教教育、防病毒以及禁毒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将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形成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而学校也要鼓励教师积极研发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安全意识,从小培养安全责任,从小学习安全知识,从小锻炼安全能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增设安全教育平台,构建平安校园
要想“安全”这一概念深入人心,让学生时时牢记“安全第一”,让教师时时谨记“安全责任”,除了依靠安全教育课程与学科教学之外,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往往亲身经历比空洞说教来得更有价值,更容易让人记住甚至久久不忘。所以,依托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来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也是提高师生安全素养的重要途径。当然,除了依托这些传统的校园活动之外,我们教师也要积极研究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实践活动、班级活动,以此开辟更加广阔的安全教育平台,培养和锻炼学生安全意识以及安全防范能力。例如,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致家长的一封信》安全主题实践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小手拉大手、家校共筑安全堤等活动,积极把学校安全文化向社会、家庭延伸和渗透,形成家校合力,努力推动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学校安全、支持学校安全工作、配合学校安全管理的良好格局。    
四、营造浓厚的安全环境氛围,构建平安校园
“孟母三迁”旨在告诉我们环境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环境的育人功能,发挥环境的育人价值,为学生构建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针对此,笔者的建议有如下:
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展示班级后黑板、教师墙壁的育人价值,在后黑板专门预留一块“安全知识宣传栏”,每个月定期更新相关安全知识,也可以定期上传社会上关于“安全”主题的时事新闻,以此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二是依托学校整体环境,比如安全宣传专栏、电子屏幕、安全文化长廊、校网等物态的宣传载体和校训、校歌、校徽、雕塑等学校安全文化主题象征符号,充分彰显学校安全文化和安全元素,塑造和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环境文化、安全理念,以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为学生打造一片安全“沃土”,滋养全体师生。
总结
只有学校将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以构建平安校园为目标,才能真正为学生打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作为新时代英语教师,我们既要依托好学科教学,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各种安全教育活动,更要积极为构建平安校园“出谋划策”,从而真正落实安全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培育校园安全文化 夯实学校安全基础[J].赵天凤.甘肃教育.2016(19)
[2]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方法[J].邱一龙.甘肃教育.2007(18)
[3]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保障学生健康成长[J].陈小娅.基础教育参考.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