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科学素养下初中物理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初探

在科学素养下初中物理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初探

作 者:陈维鐌 (福鼎市第十一中学,福建 福鼎 355211)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初中时代的学生正是处于对世界万物都充满好奇心的时期,而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快乐的遨游在物理知识海洋当中,让学生在科学素养之下产生对物理强烈的好奇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喜爱上物理这门学科,进而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文将对科学素养下初中物理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科学素养;初中物理;多样化教学模式
前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物理包含了很多公式和计算部分,对于学生来说难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仅不会让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强烈热情和兴趣,而且还会适得其反,长此以往下来还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学习物理的压力。如果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在科学思维的引导之下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对科学思维的好奇心和幻想,更容易主观意识的愿意去找寻物理知识的答案。因此教师应当在科学素养的基础之下对学生进行初中物理多样化的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来源于生活并体现于生活。在物理学习当中学生面对大量的公式和计算难免会头疼,从而产生抗拒心理。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教师将科学素养运用到物理教学当中去就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对科学物理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下任务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发现科学物理现象,也可以对生活中出现的科学物理现象进行适当的猜想,在上课时候提出猜想,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来为其解答。例如在学习“声现象”的物理课程内容时,教师提出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在听到那些声音的同时还能够观察到哪些的现象等等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弹响皮筋的过程来帮助学生们观察橡皮筋在发生声响的同时还会伴随着振动科学现象发生,让学生引发猜想是否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与橡皮筋的振动之间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将提出的问题联系到生活的实际情况,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二、引进物理科学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引进物理科学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教师在互动式教学当中的有效方式。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过程当中,向学生逐渐的渗透物理学习的科学前沿知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科学前沿知识的吸引力之下进行相关物理知识的有效学习。同时在科学前沿知识的带领之下能够帮助学生开动他们的脑洞,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将物理知识与科学前沿知识之间进行有效的关联融合,从而达到物理知识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通过将光年这一科学的前沿知识带入到学生们的认知当中。通过对“光年”进行大概的意思讲解,让学生对这样的一个科学前沿名词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学生能够更加好的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这一部分的物理内容和科学知识的拓展。
三、重复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在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必定少不了对物理现象的实验验证过程,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这样的机会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端正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对学生进行重复的实验和探究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渐渐的在物理实验过程当中就体会到物理知识的科学内涵,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勇敢的尝试,使其形成不怕困难失败的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同时还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能力,对学生的物理实验布置不同的要求和操作,同时在特殊现象发生时也要及时的告诉学生这属于正常的现象,学生可以正常的进行实验操作,从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物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实现学生物理学习上的进步,同时也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不断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教师在初中物理授课上也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引进科学的前沿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孟帅,田宝成.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244.
[2]王之芳.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0):19-20.
[3]曾丽红,宋静.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19,15(03):1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