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白 雪 (滨州渤海中学,山东 滨州 2566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和发展,教学也在持续改革,对教育理念的思考不断深入,教师们能够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然不再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找到一种更先进科学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对此,“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初中阶段的大多数学课堂中就利用了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过去学生感到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的情况,还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交流
前言
在新型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推进中,素质教育已被提上一定高度,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随之出现。但是,按照当前的教育教学课堂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新型的“导学互动”教学方法,这是结合新课标理念所设立的新型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本文就围绕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展开讨论,为各位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创设情景,重视新课导入的形式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正是因为导入环节是教学的起点,当一堂课有一个出彩的导入,学生们会很好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反而,如果导入的环节教师没有精心设计,只是单一地引导,学生们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往往不能彻底得到激发。对此,教师在导入环节中要能够为初中们创设一定的情景,尽量精练、简洁,而且突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内容的衔接。让学生通过这一导入,自己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同时能够了解本节课会讲什么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在完成情景创设时,要牢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内容的导入,或者是故事法,通过讲解一个故事去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提出一个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导入。
比如,在讲解《轴对称》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班里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的物品,如黑板、课桌,也可以是小动物如蝴蝶、蜻蜓,还可以是建筑物,如故宫等。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些都有什么相同之处,而后让学生尝试找找自己周围有没有具有同样特点的物品。由于这些图片有着较强的直观性,学生受到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就使得初中们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此时,教师可以引导着初中们说出教材中总结的“轴对称的概念”,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这一内容了。
二、合作导学,提高学生交流的效率
新型的“导学互动”模式中,除了“导学”方面的要求,就是“互动”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注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教师可以展开的互动的有两种模式,其一是生生互动,其二是师生互动。
在此,教师可以根据班内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分组,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数学水平等。在自主学习之后,可以留出一段时间让初中们能够互相交流,说明自己在学习完之后的感悟,也能提出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成员进行解答。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小组组长可以说明本组讨论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没能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便得到充分地展现。此外,教师还可以展开师生活动的教学过程,在此,教师不仅是传授者,还是观察者和启发者,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过程去对学生的理解偏差进行纠正,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在这样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师生的距离拉近了,而且也通过讨论拓展了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宽度和广度,加深了学生们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三、导学总结,归纳出课堂知识精华
在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教育学习内容任务后,教师要在学生思考得到拓展、知识得到巩固、合作能力得到训练的基础上,在进行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这也是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对本节课课堂中所收获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加强初中们对本节课精华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更好地巩固初中们的印象,以及数学思维的建立。
比如,在进行完“勾股定理”内容的讲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知道a、b是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其中斜角边c就可以求出。而且一般的习题会包括其他的几何知识,对此,教师让学生多加练习,才能比较得心应手地去运用自己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才能在以后的解题中解答相关的数学知识。
四、及时反馈,强化课堂收获的内容
这里的要求算是“导学互动”模式中的最后一步,除了上面所说的引导学生进行巩固总结以外,教师也要让学生参加本节课的当堂测验。通过测验,来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看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初中打牢数学的基础。
比如,在进行完《一元一次方程组》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完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后,还需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的检测。结合中考中的一些常见题型,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进行考察,检测的题型不宜过难,也不要太简单,但是要体现一定的综合性,能对学生进行一个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知识的考查。在学生参加检测的同时,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掌握的新内容,同时还对旧的知识进行了复习。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采取“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进一步培养初中们在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也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故此,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导学互动”模式的内涵和本质,理解在应用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我们上面所提及的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让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促进初中们日后全面的、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礼坤.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1.
[2]省永鸿.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J].学周刊,2020,(7):33-34. 
[3]涂世红.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J].数码设计(上),2019,(11):53-54.
[4]李晶晶.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