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渗透物理思想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作 者:李永昌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加定镇中心学校,青海 海东 810501)
大
中
小
摘 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大规模普及与开展,人们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思考能力的提升越来越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就针对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物理思想的渗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分析,以期为提高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渗透物理;高中;物理;教学 一、渗透物理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物理乃万物之理,是一门描述自然客观规律的学科,其不仅是一个个单调枯燥的数字公式,而是大自然丰富多彩现象的折射,因此,学习物理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逻辑缜密的分析与推敲。无数伟大的物理学研究与发现都深深印证了这一点,即创新意识和物理思想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搭档。可是,由于我国自古长期形成的较为根深蒂固的应试思想的左右,高中物理教学还是基本停留在围绕教材与习题,通过应试分数体现教学成果的一种传统思想与模式之下,在本质上忽视了对于物理思想与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这大大限制了学生们的发散思维,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渗透物理思想正是提升学生物理学创造力的前提保障。
(二)加深知识理解记忆
物理学不是简单的公式,物理公式只是其一种客观的数学表现形式,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可本末倒置,忽略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许多学生出现的记混公式或者记错公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而不是没有认真学习,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没有明确那些数字和字母背后的真正含义,只是单纯的凭借记忆表面掌握了公式,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做到活学活用。目前的一些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多会表现出厌烦情绪,认为物理学习来单调枯燥,难以掌握,仅靠填鸭式的死记书中内容很难保证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如果可以在物理教学过程当中科学的融入物理思想的话,势必在加深学生物理知识理解和记忆等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形成正确哲学思想
哲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根本,我们用到的所有的自然科学分支都离不开正确哲学思想的引导,所以,保持正确的哲学思想是良好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前提,而通过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积极渗透物理思想,恰好能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哲学思想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我们熟知的一些物理学现象,如光的波粒二象性,在最初的研究时人们只发现了光具有波的普遍特性,而忽略了其同时具有粒子特性的特点,在漫长的科学研究中,正是由于哲学思想当中认为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辩证思想,才促使人们进一步发现了光的粒子特性,进而诞生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科学是对立与统一的,所以在学生形成物理思想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具有了正确的哲学观与人生观,很好的帮助学生未来踏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二、渗透物理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基于新课教学的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新课教学作为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的初始环节,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学生们如何在这一初始阶段良好掌握物理知识成为了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应针对该阶段的制定合理的物理思想渗透方式。首先,新课教学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将物理思想渗透给学生,通过对以往的知识点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申出新课内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晦涩抽象的理论知识;其次,可以在新课教学中引入比值的定义来渗透物理思想,通过计算几个简单物理量的比值,引入新的物理量,以此引导学生们理解一些物理量的变化程度,进而掌握这些新的定义与知识;此外,新课教学的物理思想渗透还要用到理想化的方法,让学生在理想化的条件下思考,从而避免舍本逐末,抓住学习内容的主次,去伪存真,认识到物理学的本质。
(二)基于实验教学的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型学科,其中许多理论和原理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实验课程,所以,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的渗透也离不开实验教学的支撑。首先,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给学生灌输时空同定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当教学内容进行到教授学生力学原理的时候,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将物体运动的时间与空间位置巧妙的结合,让学生客观准确的全面掌握知识内容;其次,可以将图像与数据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来处理数据的思维方式,使抽象的物理现象变成形象的图像模型,进而转化为更加直观的数据,帮助学生学习;同时,还需要向学生阐述控制变量的思考模式,以便更加简便、高效的处理多变量的实验模型,进而得到物理学规律。
(三)基于习题教学的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并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各种物理学原理,而掌握的具体程度一般是通过习题解决情况反映的,所以,要将物理思想渗透到物理习题的教学当中去。在处理学生的习题教学时,首先可以采用数理结合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真正掌握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快速地找到问题解决对策,得到准确结论;其次,根据物理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产生化曲为直的思考方式,从而针对物理中的各类曲线运动和模型得到最佳的应对方法,进而化繁为简,直捣问题根源;再次,要善加利用等效的思维模式,将各类较为复杂、多变的物理模型转化为效果等同的简易模型,从而达到高校解决物理问题的效果。
三、结语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经过不断的观察并结合自己的创新性思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教学也应遵循这样的一个学习发现过程,用渗透物理思想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思考与分析,结合以往知识发挥想象力与创新意识,进而引出教学目标知识点,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记忆,提高了教学的总体效率,也使得学生们在通过自身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的乐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参考文献
[1]王越.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15).
[2]李文玉.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J].饮食科学,2017(16).
[3]吴小平.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案例研究[J].好家长,2018(16).
[4]郭丽艳.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案例研究[J].读天下,2016(24).
[5]姚恒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12).
作者信息
李永昌,男,1991年4月,青海省,本科,教学与课程,中二(评中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