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作 者:张均德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中学,贵州 遵义 5635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生活化教育理念和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创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突破应试教育体系下的传统教学模式,还能培养当代高中学生的地理素养。让学生关注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能够在生活中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情境;问题;思维
前言
要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课本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去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重在关注生活实际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应用知识。探究生活化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对于教师个人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学习难点突破都有积极作用。
一、开发生活资源,打造生活化地理课堂
地理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便是教学的方式和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课本教学内容和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将更多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引入到课堂中,使高中地理课堂充满生活现象,让生活展现出地理知识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从高中学生的视角出发,去选择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用这些课外资源,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内容,在高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是不同的。借助这些现象,促进课本教学内容的生动化和形象化,会让教学更加流畅,也让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变得简单。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摆脱心理障碍,建立高中地理学习兴趣。
像在讲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高中学生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述大气运动的意义、分类与大气运动的成因。并通过课堂学科知识学习,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生活中城市规划时,往往会在成交之间布置绿化带,这是每一位高中学生都可以亲眼看见的客观存在。这些绿化带帮助市区净化空气,但为何要这样做,便与本节课所学习的热力环流知识相关。山谷中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郊之间的风从郊区吹向城市,这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也正是这种热力环流,对城市规划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具象的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山谷风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十分容易造成大气污染。而城郊热力环流的规律,让城市规划具有科学性。城郊之间的绿化带,保护了市区的环境。将如此真实的生活现象拿到地理课堂中,作为生活案例去分析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方式。有助于高中学生着眼于生活,从自己身边入手,主动去发现更多的地理原理,发现地理学科的意义,建立地理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打造生活化地理课堂
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虽有一定发展,但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仍然晦涩难懂,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利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借助他们所了解的生活现象。去理解抽象的地理学科知识。借助具体事物表象特征,深入理解地理知识点,掌握地理原理,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还需教师付出较多精力在学科内容和生活的联系上。
像在讲解“人口的空间变化”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与具体意义。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并利用科学的资料和图表,让学生能够分析和说明某一地区或某一特殊时期人口迁移发生的原因。人口迁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生活中存在的实际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口迁移报告,利用图表、数据等客观真实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所在地区人口迁移的特征。结合自己生活中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行业经济的了解,去探究人口迁移的因素。通过自己所在地区生活现象的分析,人口迁移内涵的分析,进而理解其它地区甚至国家间的人口迁移现象。由形象的内容走向抽象的内容,由身边的内容走向远方的内容,是学生个人地理学习能力提升的表现。
三、设置生活问题,打造生活化地理课堂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学生做思维运动的主要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设问环节进行优化。一个有效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深入思考,有创新认知。从生活化元素入手,让学生在思考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中,一点点接近专业的地理知识。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基石和基本方向,有助于学生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形成。
像在讲解“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并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各区域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具体意义。通过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能够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思考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以高中学生比较熟悉的钢铁工业作为出发点,提出像“钢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是什么?这些原料来自于哪呢,对于钢铁工业来讲,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什么?你对于钢铁行业的科技发展成果有多少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钢铁工业属于哪一种工业类型?”在教师设置的生活化问题中,学生在围绕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诸多因素在思考问题,在衡量这些因素对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像在讲解“绿色食品之多少?”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学生设问。让学生在问卷上看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像“你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吗?你听说过哪些食品安全问题吗?”等引导学生从思考问题开始,接触与绿色食品相关的学习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高中地理课堂,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在打造生活化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入,现象的分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重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课堂中的生活智慧。促进课堂成为轻松、民主的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具有完整的地理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陈自海.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导学,2020,(8):90.
[2]沈曙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J].情感读本,2019,(33):86.
[3]陈涛,刘利丹.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85-86.
[4]赵有.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9,(3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