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作 者:郑 蕾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教工幼儿园,山东 青岛 2663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关幼儿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由于幼儿阶段学生的特殊性,需要教师能够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情况与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能够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保证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本文主要就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发展对策作为简要分析。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常见问题;发展对策
一、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老旧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以及理论知识的机械灌输。但幼儿阶段的学生大多思考能力与接受能力尚未发展完全,许多学习内容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因此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而这就会导致学生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以此降低学习的效率与效果,无法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教师的管控思想较为严重
许多教师容易认为,幼儿阶段学生自我辨别能力较差,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就会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习惯性按自己的想法决定实际的教学内容,并不会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容易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强加给学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成长发展。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他们处于被迫压力性的学习环境当中,阻碍其自身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从而阻碍学生今后的进步与成长,不利于学前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意义。
(三)缺乏教学过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拥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对于幼儿学前教育来说,更需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与学生的家庭教育上脱节,特别是遇到一些思想观念问题时,教师往往更会偏向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家庭教育的实际意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许多矛盾与阻碍产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有效学习。除此之外,由于教师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与家长之间缺少就教育问题的有效沟通,由此导致学校教育过程中容易忽略家庭教育,不利于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积极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幼儿阶段学前教育对于学生来说,算作第一个开始接受教师教学的集体受教育环境,因此能够极大程度的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活跃性发展。启发式教学模式,主要指的就是教师通过改变原有的传统想法与手段,更看重与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教育故事时,应通过向学生提出“乌鸦怎么喝到水”或者“石子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故事,并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一步步摸索出正确答案。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把传统的讲故事环节改编为启发学生自由发挥与想象的思考过程,由此使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促进其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的有效发展。而这对于现阶段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来说,也能够为其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并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学校和家庭就是他们生活中经常存在的两个不同环境,而这能算作其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教学的作用与效果,可以适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家庭教育,并且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感受生活,且能在生活中提高素质。例如,教师在向学生教授交通规则的有关知识时,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回忆爸爸开车带自己出去玩时遇到各类颜色指示灯的反应动作,让学生自主建立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联系,由此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性与活跃性。而这对于现阶段学生来说,能够成为促进其个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并能为自身的成长产生积极意义。而教师为了能够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通过相互的探讨与学习,使自己的教学过程能够变得更加具有实际作用。
(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教师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其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质能够有效决定教学工作的发展效力,并能够通过及时弥补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确保幼儿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切实有效性。而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积极学习有关学前教育的相关内容,并从自身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沟通,使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等内容可以得到及时的创新与发展。从而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现阶段来说,社会发展趋势在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不能一直停滞不前。应当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从而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实际有效。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有关幼儿阶段学前教育的教学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为了能够切实完成幼儿阶段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师应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幼儿现阶段的发展特点与行为习惯。从而能够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对现存的教学问题进妥善的处理与安排。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效果及效率,并能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以此为自身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雪.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1):260-261.
[2]郭淑珍.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13):137.
[3]刘勤.幼儿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对策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222.
作者简介
姓名:郑蕾(1991.07)性别:女,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 职称:二级教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