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学校校园网络安全解决策略谈
作 者:蒋泽光
(贵州省盘州市第五中学,贵州 盘州 553501)
大
中
小
摘 要:近年来,“校园安全”是一个热门话题,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了校园安全的一部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也离不开校园网络建设的支撑的。本文笔者就以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身份,探讨农村学校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校园安全;网络;信息素养
前言
中学校园网络的应用对象是广大师生,教师和学生能够从网络上直接获取自己教学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也可以从网络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以此拓宽自身眼界,充实自己的剩余空间。但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是校园网络,一旦网络上存在不健康的信息不但残害学生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教师教学效率。为了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促使学科教学顺利进行,我们就必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高校园网络安全性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教学环境。
一、当前农村学校网络安全问题解读
笔者乃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对校园网络以及信息技术有充分的认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来看,当前农村校园网络存在如下一般问题。
第一,校园网络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问题。操作系统安全问题是当前校园网络存在的普遍问题,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网络系统瘫痪,从而影响校园网络为师生提供服务。例如我们常说的病毒就是操作系统安全漏洞之一。
第二,人为的恶意攻击。本文所指的人为恶意攻击主要针对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是非辨别能力有非常弱,无法完全辨识外界恶意程序,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或者运用计算机、校园网络的时候非法访问这些程序,就可能导致部分信息被破坏,妨碍教师和学生的正常使用,影响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三,各种负面消息的扩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给师生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网络上也蔓延着许多不良信息、负面新闻,这些不良信息也在侵蚀着人们的精神。譬如,网上的暴力信息、色情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四,农村校园网络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信息技术环境支撑下的各学科教学活动,加快学校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管理者、教师信息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网络安全意识,比如没有正确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给外界病毒和黑客创造了攻击校园网络的条件,从而影响了校园网络安全,给校园网络工作者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也影响了校园网络的服务效率。
二、农村学校校园网络安全建设策略
校园网络是学校环境的体现,校园网络安全是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提高校园网络安全乃我们全体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结合农村学校环境来看,要想提高校园网络安全,就必须从校园网络设施设备、网络管理等方面入手,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重点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引入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证认证技术是一种信息安全技术,其主要是防止校外人员非法应用学校网络,蓄意破坏校园网络或者在校园网上散步不良信息。结合农村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情况来看,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身份认证技术,从而保证全体师生都是有“身份”的合法人,以此保障校园网络安全。
二是防范系统安全漏洞。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系统漏洞。例如“冲击波”、“红色代码”。为了避免病毒损坏校园网络,我们全体师生在使用校园网络、学校计算机以及其他信息技术设备时,要养成检测和更新操作系统的习惯,定期检测系统安全性,避免操作系统存在漏洞,并且要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更新,提高系统自身病毒防范能力,比如利用漏洞扫描器查找系统、网络中的安全漏洞,及时补漏,从而避免系统存在漏洞而被病毒攻击,这也是加强校园网安全建设的重要措施。
三是防范计算机病毒。病毒是损害计算机设备、给不法分子盗窃信息的重要手段,加强计算机病毒防范是提高校园网安全性能的必要保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同时还应该将这种意识传递给全体师生,提高全校师生警惕性。此外,还应该协同校网建设工作者建立《突发病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做到防治结合,加快校园网络安全建设。
四是建立健全网络监控软硬件。农村校园网络设备缺乏一直都是校网建设的主要问题。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来看,当下比较适合农村校园网络系统的监控设施主要有入侵检测系统、防御系统以及网络监听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是保护校园网络安全性的第一道屏障;入侵防御系统是防止病毒或者不良信息“流入”校园网的第二道关卡,而监听系统则是保证校园网安全运行的“天眼”。具体而言,隔离卡、防火墙、网闸、光闸等设备都可以在校园网络安全建设中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在建立校园网络初期就应该严格安全网络安全要求完善监控软件和硬件,消除校园网络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五是加强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当然,加强农村学校网络安全建设也离不开广大师生的支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做好学科教学工作,依托信息技术教学,教给学生相应的网络安全知识,比如指导学生正确上网、正确浏览网页,访问网络程序,增强学生的上网安全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总结
总言之,校园网络是学校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农村学校非常重要的设施设备,是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物质条件,更是为教学、科研、管理和交流而服务。校园网络安全不仅影响着学校安全环境建设质量,同时也制约着学校教师质量的提升,更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作为新时代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关注校园网络安全建设,引领全体师生正确应用校园网络,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建设安全校园环境略尽薄力。
参考文献
[1] 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安全的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5(11).
[2] 丁志芳 , 徐孟春 , 汪淼 ,etal. 关于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的探讨 [J]. 光盘技术 ,2006(1):21-23.
[3] 姜蕾 .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专用网络隔离设备研制 [D].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