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探究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探究

作 者:王晓峰 (潍坊市实验学校,山东 潍坊 261000)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促使学生反思和进步。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想顺利、有效开展,对课程资源、活动形式和教师组织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文章以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就如何促使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经验性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出现,使教学突破了系统的知识教学与技能学习的界限,为学生亲身实践、锻炼自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与常规教学相比,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在目标明确、策略科学的情况下实施。那么,在初中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初中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想顺利进行,需要主题明确,整合课程资源,确保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要想达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需要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准备阶段,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热点去选择、确定活动主题,确保活动的教育意义。如某市在早高峰期间发生了一起重大车祸,引起了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为此,学校可以贴近学生生活,以教育学生认识和遵守交通法则,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为目的,确定“生命可贵.交通法规记心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前,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提问、课下互动或者问卷了解学生对交通法规的认识掌握情况,看学生是否对综合实践活动所选主题感兴趣。如若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可以转变思路,将主题选定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换意见,确定主题。这样在主题选定环节,就让学生积极参与中去,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充分整合课程资源,发掘实践活动的意义
在主题明确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制定详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指导方案,就活动过程、方式和评价标准作出明确规范,同时还要考虑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将活动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方案有何作用、如何指导活动、用什么方案指导活动。根据活动方案,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任务,其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整合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做好铺垫。如在学习初中数学几何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小小建筑师”为主题,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前,教师要根据活动主题整合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和教师中的课程资源,为活动做好准备。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与建筑有关的问题如环保问题、节能材料、安全问题等汇聚到一起,筛选与学生能力水平匹配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突出问题解决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后,与教师分工合作,一起制定活动方案,灵活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掘活动的教育意义,以达到理想的活动效果。   
三、采取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历练自己、有所收获和进步。但是,初中生的身心还不成熟,他们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都相对有限,要想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并确保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必须要创新活动方式,借助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如在“写心得体会”的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写心得体会,教师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形成独特的心得体会。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与附近的电子厂、食品厂联系,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访问,了解不同的企业的工作环境、生产流程、文化特色和不同的岗位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认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方面去写作,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是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将活动=记流水账。教师也可以将活动的决定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学校的体育达人、三好学生和优秀教师,或者与后勤人员一起去打扫卫生,修剪花木,修理学校器材,体验为学生服务的感受,使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获得真知,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创新活动评价方式,给予学生以正向鼓励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对教学具有反馈和促进作用。不过,长期以来,在教学管理中,教学评价也是最易被忽略的一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改中的亮点,它要想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要重视教学评价。所以,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要完善评价机制,将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参与热情、活动结果、教师组织能力都纳入到教学评价范畴,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如在“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调查与思考”活动中,活动评价要聚焦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收获,还要本着差异性原则,根据学生思考、总结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在活动评价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自尊心强、需要鼓励的特点,以正向鼓励为主,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评价,指出学生值得肯定的地方,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不断进步,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多样化学习提供了空间。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想真正开展起来,需要教师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和管理策略,并在活动中明确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整合课程资源,创新活动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质量,实现课程实施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莉.浅谈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J].科学大众,2012.
[2]钟启泉.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开发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9):18
[3]宋少波.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