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 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 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作 者:陈丽娟 (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中心幼儿园,山东 胶州 266300)

 摘   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对幼儿的学习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帮助幼儿通过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为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一门课程,而教师为了保障其实际作用与效果,就应当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保证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就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必要性以及发展策略等内容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策略
一、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在美术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使幼儿能够对现有的发展事物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而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创新思维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并可以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创新思考的发展习惯,以此促进幼儿自身思维逻辑与素质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有利于使幼儿接触新鲜事物
美术课程作为一项提高幼儿审美体验和认知能力的重要学科,其中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多彩,并可以通过线条与色彩的相互结合,有效呈现出更多类型的发展事物与场景。从而使幼儿能够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更多自己从未感受过的新鲜事物,有助于幼儿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水平与思想领域,并且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积累更多有效的经验。而这就能够通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为其提供更多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与条件,以此为幼儿的未来发展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三)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事物与场景都是源自于幼儿的日常生活。而这就需要幼儿为了满足自己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需求,而在日常过程中形成主动观察的思想认知与学习模式。并且有时幼儿的观察能力强弱也能够决定他们美术绘画作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体现,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发掘出绘画作品中的实际价值,就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体验有效锻炼幼儿的相关能力,并积极为现阶段的美术学习增添新的生命活力。
二、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老旧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美术教学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多采用老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对于美术这门具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学科来说,如果教师长期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仅为了完成相关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工作,没有将该学科的实际效力与发展价值考虑在其中。就会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幼儿学习需求,阻碍他们发展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不利于美术课程积极作用的产生与发挥。
(二)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未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所以很少将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考虑在其中,仅按照自己的思维观念以及行为习惯设置教学活动。导致幼儿的能力与素质无法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得以充分锻炼,并限制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与提高,而这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过程来说,不利于幼儿的实际成长与进步,并且有时还会泯灭幼儿的美术灵感,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利用美术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有关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学前教育阶段逐渐得到有效应用。特别是对于美术教学来说,由于日常的教学内容有限,无法对有效扩充幼儿的知识层面,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效提升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但多媒体的设备的应用,就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更多丰富多彩的绘画素材能够向幼儿得以展示,并以此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能够在有效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为他们的美术学习积累丰富的发展与进步经验。
(二)建立绘画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实际生活。而美术课程也不例外,它经常可以通过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建立密切联系,使幼儿有效对美术学习产生正确的思想认识,并能够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美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更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绘画内容,从而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并能够通过学习过程与日常生活的发展融合,促使幼儿学习与生活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三)利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幼儿思考探究
美术学科自身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为幼儿设定一定的情境环境,而有效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指导,使幼儿将自己内心所想的事物环境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不但能够对幼儿的绘画学习积累素材,还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幼儿绘画动物时,可以通过首先让幼儿通过表演的方式呈现出自己认知中有关各种动物的行为特点,并使幼儿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展示,深刻体会到动物的基本特点。从而能够在体会绘画的乐趣与真实含义的同时,增强绘画艺术的真实性与生动性,保障美术学科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与其他传统学科具有很大差异,需要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深刻研究美术教学的发展特点与价值意义,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并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主,切实提高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素质与能力,从而能够在完成美术课程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锻炼幼儿各项基本能力与素质,并以此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发展建立基础保障。从而有利于满足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基本目标与要求,促进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慧玲.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1):166-167.
[2]黄帅.浅谈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03.
[3]张睿.创意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意义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125.
作者简介
姓名:陈丽娟(1990.02)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职称:二级教师 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