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儿童立场 渗透法治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探究
作 者:徐 余
(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大
中
小
摘 要: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教学内容的解读来看,其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的教学,一个维度是道德教育,另一个维度是法治教育,我们既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法律知识,激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成为一个懂法、守法、用法的人。本文笔者主要从法治这一角度进行重点探讨,首先简要了论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其次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治意识。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儿童
前言
小学教育是针对儿童的教育,儿童教育自然应该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只有掌握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儿童的根本需要,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有序有效地落实课程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要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不可能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法律,法律内容有哪些,这些过于抽象的内容不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我们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也只会无济于事,只有找到儿童兴趣的,学习的规律,才能全面贯彻和落实法治教育。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是法治教育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从这一要求来看,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就是全民守法,而全民守法的前提是全民懂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就是在为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奠定基础。
二是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其重要,除了语文、数学等学科意外,道德与法治可谓是最受教师关注的学科。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期,法治意识最容易在这一时期扎根。也就是我们在这一时期渗透什么样的法治教育直接决定学生的法治素养,这将非常有利于前少年违法犯罪。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发展渗透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以情境引入法治教育
从儿童认知角度来看,他们学习知识需要依赖形象具体实物,比如具体的图片、视频、教具,以及具体的情境,越具体越容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所以,从儿童立场来看,我们要想渗透法治教育,首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例如教学“我们排好队”这一节知识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教学情境。
首先出示图片,了解生活环境中的排队规则:①班级里:排队喝水、排队下楼、排队出行……②社会中:超市排队收银、排队上下车……
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呈现知识,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如果不排队的后果是什么?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唤醒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注重引领,深化法治认同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见效的。当然,加强法治教育的手段也不是统一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法治认同,并且在法治认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个性,从而促进学生协调发展。针对此,笔者的建议是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以典型示范来引领学生,从而深化学生的法治认同。
例如, 教学“吃饭有讲究”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先给学播放一段视频:文明就餐。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看一看其他人是如何正确就餐的,并且启发学生从他人行为过渡到自身行为,反思自己不良行为习惯。然后组织学生展开“吃饭模拟”小组探讨活动,让学生小组间互相交流意见,说一说应该如何文明就餐,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哪些行为是自己应该注意的。借助他人正确的做法来强化学生的认同感,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从而引领学生成长,有效提高学生对道德文明学习的参与度。
(三)对接生活, 引导法治实践
实践是帮助学生快速成长的最佳途径,实践也是让学生获得正确认知的最直接手段。所以,我们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依靠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从而强化学的法治意识。
譬如,在教学“这些是大家的”一课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调查访问活动,让小学生也成为一个“”小记者教,让他们去调查学校里面公共物品的保护现状,并且小组交流讨论,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需要强调的是,在开展这类社会调查活动前,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明确目标和方法,指导学生做好调查前准备工作,确保学生活动安全。
再如,教学“快乐过新年”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国家的传统节日——春节,进行法治教育。教材的“法治墙” 上写着:要依照法规来燃放烟花爆竹。在儿童认知中,春节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实际上法律是不允许的。为了改变学生这一认知,我们可以采取漫画的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到燃放爆竹的危害,从而知道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规定。课后让学生去了解身边的亲人是否有遵守法规?如果没有,给他们讲一讲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提醒家人春节期间要遵守燃放爆竹的规定,深化学生法治意识。
小结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非常有必要,既关系到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新时代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而儿童立场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让课堂变得更加趣味生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
参考文献
[1]孙静.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德法融合策略的实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1):61~63.
[2]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学生道德水平[J].杜欣垣.教育观察.2018(18)
[3]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刘莹.西部素质教育.201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