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望闻问切”四步法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望闻问切”四步法

作 者:邓贤勇 (重庆市丰都县名山街道中心小学,重庆 丰都 4082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大家认可,同时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期待也在增多。“望闻问切”是古代医者看病的方式,在规范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借鉴“望闻问切”的方式优化管理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准确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交流
前言
“望闻问切”四步法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收集学生的成长信息,了解学生问题的成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将“望闻问切”与班主任工作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成长脉搏,理清管理思路,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体现班主任价值的实践。
一、所谓望,关注学生变化
望,便是借助视觉,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行为,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的改变。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全面观察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接管班级之时,通过短时间了解,确定下每一位学生的第一印象。在日后的工作中,用个人观察的方式积极发现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思想动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望”的工作做到位,才能让班级管理具有人性化、差异化特征,做到一视同仁,人人平等。
比如,一位日常活泼开朗的学生,最近变得沉默寡言,一下课便一个人趴在桌子上,一言不发。这样的改变一定是有原因的,通过对比学生的前后行为特征,班主任要意识到问题所在。从家长处了解到,学生的父亲为工地工人,因施工意外造成严重伤残,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出现经济问题。孩子年龄尚小,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父亲伤残的现实,也不能帮助家里解决经济问题,心理苦闷,无法释怀。教师的观察,让学生的问题被发现,为之后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特征入手,了解学生平日的乐观之心。让学生冷静,而非对其行为做出警告与教训。待学生思绪平静后,鼓励学生要更加努力学习,强大起来,以作家庭支柱。
二、所谓闻,聆听学生想法
闻,便与听觉相关。观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一步,收集“情报”也异常关键。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积极落实民主观念。班主任多听一听学生们真实的想法,不仅为个人班级管理工作收集了丰富的信息,还能给学生足够的尊重,让班级氛围和谐起来。每一位班主任,都要有自己的信息来源。“望闻问切”,从闻入手,多听一听学生们的表达,学生们的看法。打破不分青红皂白给结论的班级管理模式,往往更能树立威信,使学生信任。
比如,夏天天亮得早,但总是学生集体迟到,上课状态不佳。教师就从班委入手,询问班委这些学生的真实情况。得知这些学生爱上网,晚上背着父母偷偷在家熬夜玩手机,第二天起不了床。这样的“闻”,让问题原因直现,也让问题处理的依据更加客观。还有的学生有偏科问题,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限学科。从科代表入手,或者从这位同学的好朋友、同桌入手,去寻找原因,可以获得像“他不喜欢这位老师,因为老师曾经狠狠批评过他一次”等信息。从多个方面去收集班级管理信息,大家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会让班主任工作更容易,更科学。
三、所谓问,积极开展互动
问,便是交流。互动与交流,是师生之间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落实班级工作的主要方法。班主任要负责班级的大小事,工作内容庞杂。要做到事无巨细,并不容易。教师要通过“问”,多与学生交流,主动去发现问题。但“问”,也要讲究方式与方法。
首先,关注身体接触。在与学生交流时,班主任不能只是质问、说教,要适当添加亲切的肢体语言与身体接触动作,让学生放轻松,不因与班主任对话而紧张。其次,借用声东击西策略。教师可以在“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就在老师所说的故事里,促进学生主动反思。像有的学生调皮,总是抢别人东西玩,嘻笑打闹。教师在与学生谈心时,可以提及自己的学生时代往事。像“我还上学时,我的同桌总是在下课的时候抢走我在用的文具,举得高高的,就是不给我。我真的很着急,也很气愤。咱们班上有这样的事情吗?”这样的谈话,能够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在没有被责备、被批评的前提下主动改变行为,规范起来。每一位学生,其实都是一位可爱的天使,只不过偶尔犯错,无知使然。作为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在艺术化的沟通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和谐的交谈中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行为方式,解决个人成长困惑。
四、所谓切,深入问题根源
切,便是要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深入问题的根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在班主任工作中,班级中出现的问题五花八样。有一些重复出现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班级内学生众多,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原生家庭与成长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看待事物的方法不同,辨别是非的标准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与不同的决断。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切”,落实因材施教理念,不能一刀切。
比如,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一位学生得不到关爱,得不到父母的引导与理解。心理越发自卑,直至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他不主动与他人做朋友,也不知道如何接受他人的善意。变得脆弱,敏感,烦恼增多。班主任老师,要通过与家长、学生的主动沟通,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学生为留守孩子的现实情况。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像父母一样多给予学生关注,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与他人交朋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一样。父母用不同的方式爱着他,只是形式与其它家庭不同,程度没有一丝一毫不同。找到根本原因,改变学生的外在行为与内在思想,是一位灵魂建筑师该做的事情,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是心理的医者,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作为新一代的班主任,要正视岗位职责,认识到肩上的责任。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将内心对学生的爱,转变成为实在的行为。在观察、聆听与交流中,解决学生的成长烦恼,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和氛围。
参考文献
[1]寇苓."望闻问切"——班主任工作的四诊法[J].科学咨询,2019,(18):1.
[2]胡林霞.班主任管理的"望闻问切"[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8,(3):11.
[3]李灵华.班主任工作中的"望闻问切"探究[J].成才之路,2017,(13):13. 
[4]胡小华.班主任的"望闻问切"[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7,(12):38.